• 57阅读
  • 0回复

音乐社会学的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08
第7版()
专栏:学术与思潮

音乐社会学的兴起
赵鑫珊
在西方国家,近年来,一门新的学科——音乐社会学正在兴起。它作为国外现代社会学的一个活跃分支,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些国家的大学都设有这方面的讲座。
所谓音乐社会学,就是从社会学角度,采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音乐现象同社会现象的关系,探讨音乐作品同社会状况和变迁的有机联系。音乐社会学家认为,音乐是一门社会性的艺术,具有感人的社会功能,是社会交往的有力工具,它对广大听众会产生巨大的、直接的影响。
有的学者探讨了音乐的阶级属性问题。如宫廷音乐既供封建权贵消遣,也是为了使臣民百姓安分守己。宗教音乐则是让教徒从感情上加强对唱词的共鸣,这比干巴巴的说教更为有效。而在战争中,为了鼓舞士气,一首激励人心的进行曲很起作用。
另一种对立的观点认为,音乐应是一种超社会的艺术。音乐的最高理想,就是追求一种独立于社会之外的、想象中的和谐与美。早在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就认为:悲苦的人生,唯有陶醉于艺术(尤其是音乐)才能得到暂时解脱。他的见解,对西方音乐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许多学者指出,音乐家必须饱经人类的一切感情,然后他才能打动广大听众(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音乐之所以能超越空间和时间,原因之一,就在于旋律语言还是一种国际性的、具有纯粹数学性质(即2+3=5)的语言。有的音乐社会学家认为,还有一种没有任何社会目的的音乐,它们只为人们提供纯美学的享受。另外,即使是以统一步伐、执行纪律为目的的军乐,也可能使士兵得到片刻的休息。
在音乐社会学家看来,一些民歌、摇篮曲、情歌和劳动歌曲,表白了发自肺腑的情感,往往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逼真写照。劳动歌曲起源于减轻繁重、单调的体力劳动以及进行协同动作的需要。按照社会学的解释,现代人之所以会被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所深深打动,是由于十八和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后,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纯朴、恬静的农村,人们对大自然就愈是思念。当时,这种眷恋之情,既流露在卢梭的哲学和歌德的诗歌中,亦反映在风景画和古典音乐中。到了二十世纪,人们离大自然更远,怀念故土、追求人性复归的心情也更切,因而他们便在纯正、优美的古典乐中找到了共鸣和慰藉。听众的爱好,往往与文化素养有关。知识程度较高的人,比较喜爱古典音乐。
近年来,西方国家青年人对震耳欲聋的摇摆乐的狂热,引起音乐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共同关注。有人认为,摇摆乐不仅是一种音乐,而且已成了表达青年的不满和苦闷的手段,说明了青年一代精神危机的加剧。
音乐社会学也分析音乐家的职业变迁和社会地位,认为一般因时代和国家的不同而异。十九世纪是作曲的时代,音乐指挥总是排在歌唱家后面;现在则是演奏的时代,名指挥托斯卡尼尼等的声誉,远远超过了作曲家。至于流行歌曲歌唱家,由于电子技术发达,录音带泛滥,有的人一夜之间便可成为百万富翁。当然也有些音乐家的收入甚少,有的甚至流浪街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音乐社会学除了研究音乐家,也研究音乐出版商、音乐评论家这些间接从事音乐活动的社会阶层。各种国际性音乐组织和各国音乐团体的活动以及他们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不同作用,也是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