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延安生活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09
第5版()
专栏:革命回忆录

延安生活散记
赖春风
我是1937年抵达延安的,至1944年10月跟随王震同志南下,在延安共度过了八个年头。当年壮壮实实的大小伙,如今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但是,延安的一草一木,延安的许多往事,几十年来一直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炮兵”的喜悦
在延安的火热生活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那些日子。
我们到延安的头两年,还可以吃到一些从西安来的大米、“洋面”,每人每年也能发上一套从西安来的灰布军装。但到了1938年底、1939年初,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国民党对内反共、对外投降的方针已经逐步公开化,他们开始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了。经济上、生活上的困难,严重地威胁着延安,威胁着革命。既要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又要担负起抗战的重任,还要对付与国民党的军事磨擦。这就是当时延安面临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下,怎么办?党中央、毛主席断然决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就是这样开展起来的。
当时,我在延安留守兵团保安部队教导营任营长。这个教导营的主要任务是训练红军时代的营连排干部。全营有六百来人,驻在安塞县龙安镇。头一年生产,留守兵团给我们营的任务是种地三千亩。说是种地,其实并没有现成的地可种,全都要开荒。陕北这个地方,地多人少,荒山野岭有的是。但是,要把这三千亩地一寸一寸开垦出来,并且当年就要种上各种作物,这确实不是容易的事。
我们的干部和学员,虽然大都是农民出身,而且不少人扛枪已有好些年头了,手脚并不娇嫩,但是,对于连续的大面积开荒,许多同志都不怎么适应,还没干两天,大家就感到腰酸、背痛,有的同志胳膊红肿了,更多的同志手上起了泡。开始是水泡,后来竟变成了血泡。起了泡的手碰在硬梆梆的?把上,?头再碰到荒地上,那滋味真不好受。但是,大家的生产热情都很高,没有叫苦的,也没有当逃兵的,在向荒山野岭进军的战场上,流行的还是那两句话:重伤不叫苦,轻伤不下火线。每个同志的手上都起了很多血泡,有的同志风趣地说:“我们从步兵变为‘炮兵’了,一个人就是一个‘炮兵班’,全营就是一个‘炮兵师’,胡宗南我们都不怕,还愁三千亩地拿不下来?”“炮兵”们天天坚持天不亮就起床,中午在山上吃饭,下午天擦黑儿才回来,一天起码在山上干十个钟头。有的同志累得腰都弯不下去,胳膊都抬不起来,他们用热水烫一烫,用热毛巾敷一敷,第二天又接着干。开始,我们开荒的进度老上不去,有的同志一天只开三、四分地,到后来,我们平均开到八分地以上。
待到“炮兵”们手上的泡磨成老茧时,分布在好几个山头的三千亩地已经绿浪荡漾了。那一年,我们种了一千五百亩谷子,三百亩高粱,五百亩黄豆,七百亩荞麦,全都获得了好收成。秋收之后,我们的生活获得了明显的改善,有了粮食,吃饭不用愁,而且还喂了不少猪、羊和鸡。节假日或是星期天,我们还可以吃上一顿肉呢。当大家看到昔日的荒山野岭如今一片丰收景象时,当大家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时,都沉浸在胜利的欢欣中。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克服经济困难的希望,而且给我们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拾粪路上
1941年底,我从陇东军分区调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延安的学生生活,也是别有情趣的。在部队,是一边打仗,一边生产;在党校,则是一边学习,一边生产。我们每个学员都分了一小块地,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种好这块地,就是我们经常要操心的事情了。为了使自己分到的地能结出更多的果实,每个同学都不知洒了多少汗水,想了多少办法。其中,最费心思的,要数积肥这一项了。因为,党校这个地方,挨着中央机关和军委机关,单位很多,人员很集中,有一点肥,互相都“抢”,动作慢一点,就叫人家给抢去了。因此,我们常常是天刚蒙蒙亮就起来拾粪。如果哪一天我们能拾到一筐半筐粪回来,那我们连续几天的情绪都会很高。粪,是庄稼的粮食,也是我们延安党校的学生求之不得的宝啊!
第二年开春的一个早晨,天气阴冷。我和几个同学以为这样的大冷天,拾粪的人可能不多。所以,我们起了个大早,抢先到延河边一带拾粪。我们的手都冻麻木了,手上的铲子很不听使唤,一堆粪,常常要来回铲好几下。实在冻得不行了,我们就两手合起来,使劲搓几下,放在嘴上哈几口热气,再接着干。正当我们拾得起劲的时候,突然,在朦胧的曙色里,迎面走来一高一矮两个人,他们也在干着同我们一样的活计。
“你们是哪一个支部的?怎么腿这么长,跑到我们的前面去了?”我们当中,一位同学用开玩笑的口吻大声说。
“我的腿是长一点,大个子嘛,腿当然就长,但总比不上你们年轻人眼尖、手灵、脚快呀,你们是全面的优势嘛!”
好熟悉的四川口音。“啊,总司令,是前几天刚给我们讲课的朱总司令!”我旁边的一位同学真是眼尖,首先认了出来。
我定神一看,果然是朱德同志,只见他穿一件灰色粗布上衣,打着绑腿,一手提筐,一手拿铲,站立在凛冽的寒风中,后边站着他的警卫员。我们跑步迎了上去,“总司令早。”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声。
“你们比我更早嘛,看,你们都拾了半筐了,我才拾了一点点。”总司令微微一笑。
有位同学伸手去夺总司令手里的粪筐,想往他的筐里拨点粪,总司令忙说:“使不得,使不得,那我不成‘剥削户’了?地主剥削农民的粮食,我当总司令的剥削战士的肥料,这多难听。”说完,总司令大笑起来,在寂静的黎明里,他那爽朗的笑声更加响亮。
看到总司令那么大年纪,还同我们一样拾粪,我心里真过意不去,就说:“总司令,您事情那么多,大事情都操劳不完,就不要来拾粪了,什么时候需要肥料,只要通知我们一声,我们就给您送去,或者让警卫员到我们党校来挑,都行。”
总司令严肃地说:“那怎么行?哪有当总司令的就不能拾粪的道理?我们大家都是农民出身,这些活在家时都是干过的嘛。这些年忙于行军打仗,好久没干庄稼活了。现在国民党逼着我们搞生产,我们就要上下一起来干,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再说,我这也是积肥、锻炼相结合,一举两得嘛!”
听着总司令亲切的话语,想起我们在杨家岭礼堂听报告时,看到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领导同志所住的窑洞前的菜地里,各种蔬菜瓜果常常是长势喜人,南瓜又圆又大、西红柿又鲜又红……,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就是这样,凡是要求战士做到的,各级领导都带头,上至主席、总司令,统统如此,没有什么特殊的。在生产现场上,如果不认识,你还真认不出谁是官,谁是兵呢!
油灯与纺车
我是在延安成家的。那时,我们的家非常简单,除了一床黄布被子之外,我们的财产,就数那盏煤油灯与那台纺车最令人心爱了。因为,它们与我们相依相伴,度过了许许多多战斗的夜晚。
在1939年的大开荒取得可喜成果之后,党中央向陕甘宁边区进一步提出了自给自足的口号。所谓自给自足,就是吃饭、穿衣以及生活上的其他必需,基本上要靠自己动手来解决。这样,生产运动便由开始的全力以赴开荒种地转入“男耕女织”的合理分工。当时,我爱人黄海云在延安联防司令部卫生部工作。本来,根据她所担负的任务,她是可以不参加纺线的。可是她想,别人能自给,我也要自给,能自给多少是多少,总不能光吃别人、穿别人的。她专门从老百姓那里买来一台土制的旧纺车,放在家里,一有空就纺起来。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在我们的窑洞里,在用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的微弱灯光下,那架纺车总会“吱呀吱呀”地响起来。她在一旁纺线,我在一旁捻羊毛线,需要时,互相换一换,我替她摇摇车,她帮我捻捻线。在延安的许多夜晚,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当时,有纺车的吱呀声飘出来的,又何止一家?敬爱的周副主席也在纺线线呀!多少灯光黯淡的窑洞里,同时奏着这战斗的劳动乐章。
我在延安党校学习期间,平时很少回家,只能在星期六回来。我每次回来,迎接我的常常是那架纺车奏出的欢迎曲。当时,我们互相是这样共勉的:我在党校,学习、生产要当先进;她在卫生部,工作不能落后,每天还要纺三到四两线。一般情况下,纺不到这个数量,她总不肯休息。有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因为党校有活动,我回来得晚了一些。以往,我远远就可以听到有节奏的纺车转动的声音了,可是那一晚,我什么也没听见。我推门进去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黄海云同志头倒在纺车上,昏睡过去了,灯光下,她的脸色苍白、憔悴。当时,她已经怀孕六、七个月了,吃不好,睡不好,加上劳累,身体就支持不住了。她在怀孕期间,一直坚持着纺线,并且纺出了上等线。此外,她还挤时间织了一些手套和毛袜。
这样的事情,在延安是不值一提的,因为哪一个在延安生活、战斗过的革命战士,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