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时刻想着人民的需要——北京清河毛纺织厂访问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2
第2版()
专栏:

时刻想着人民的需要
——北京清河毛纺织厂访问记
北京市西单百货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顾客川流不息。设在二楼的北京清河毛纺织厂产品专柜里,清河毛纺织厂的代厂长钱守棠、副总工程师吉瑞霄、技术科工程师戚世海、设计室工程师李桂芬,正忙着接待顾客。许多顾客拿着买到的纯毛华达呢、珠光花呢、混纺薄绒等产品,面带笑容,满意而去。
北京清河毛纺织厂创建于1908年,解放后经过改造扩建,拥有一万多个纱锭,成为我国设备比较先进,生产规模比较大的毛纺织厂之一。这个厂从1979年扩大企业自主权以来,经营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不大关心产品是否适销对路,转变为加强市场调查预测,千方百计满足人民需要。他们通过在西单百货商场等处设立产品专柜,工厂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站柜台,以及定期召开工商产品鉴定会等多种办法,广泛征求商业部门和消费者的意见,了解市场的需要。
清河毛纺织厂通过市场这个窗口,看到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自己产品花色品种上的不足。这个厂生产的纯毛哔叽,质地挺括,丰厚,不易磨光。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产了,不少顾客经常到商店询问。厂里的同志了解到这个情况,就安排力量,组织生产,投放市场后十分畅销。去年下半年,高档毛纺产品销路越来越好,而有些前两年紧俏的低档产品,顾客却不大理睬。根据这种情况,厂里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增加了适销对路的高、中档产品。
这个厂在预测市场情况的时候,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去年北京市场上曾出售一些外地生产的夹有金银丝的闪光毛涤混纺花呢,每米价格近20元,销售不畅。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经过研究,认为这种衣料适于女青年穿着,青年们既想穿得好看,又不愿花钱太多,价格高了买的人自然就少了。根据这个分析,厂里把毛涤混纺改成纯化纤,夹上金银丝,织成珠光花呢,每米售价14.5元。结果,成了女青年争相购买的“快货”。对那些停产多年的传统高档产品,如缎背华达呢、马裤呢等,他们为了满足一些顾客的需要,也恢复了生产。
通过市场这面镜子,他们还看到产品质量上的问题,根据顾客意见,不断改进。如混纺薄花呢虽然是“快货”,他们仍然注意听取顾客的意见。去年,针对质量上的问题,研究改进了辅料和工艺,提高了混纺薄花呢的质量,商业部门对产品外观和手感比较满意,但是经小批量试销,顾客反映穿后易发毛起球。于是,他们又进一步改进工艺,使混纺薄花呢的质量越来越好。
为了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这个厂从领导干部到广大职工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去年的一天,副总工程师吉瑞霄和产品设计工程师李桂芬,从北京市百货大楼站柜台出来,在大街上看见一位中年妇女,穿着一套中灰色花呢衣服,明亮协调,美观大方,素雅宜人。李桂芬立刻被吸引住了,盯着那个人,边走边看。接着她又跑了几家商店,找到一些颜色近似的毛料样子,回厂后反复配色,终于配成了一种深受顾客欢迎的中灰色纯毛花呢。今年开春,商业部门提出,随着天气转暖,市场需要少量浅色的纯毛华达呢。当时厂里正在大批生产深色纯毛华达呢。如果改产,既操心又费工。但是,精染车间工人不怕麻烦,精心操作。如今漂亮的浅色纯毛华达呢,已经在市场上和顾客见面。
北京清河毛纺织厂干部、工人关心市场变化,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安排生产。这个厂被评为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羊绒花呢荣获国家银质奖,羊绒毛涤纶、纯毛花呢分别被评为全国名牌和优质产品。去年精纺毛织品产量比前年增长18.9%,实现利润比前年增长22.6%。今年1至5月份,精纺毛织品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6%,利润增长43%。 本报记者徐占焜 徐人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