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今日比塞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2
第7版()
专栏:突尼斯通讯

今日比塞大
本报记者 柯月霖 张启常
比塞大是突尼斯北方地中海畔的重镇,也是独立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基地。它是殖民主义者在一百年前最先占领的突尼斯领土,也是殖民主义者最后撤出的据点。殖民统治时期,比塞大实际上只是一个军事基地,唯一的工业便是为占领军服务的一家修船厂。1956年突尼斯获得独立后,殖民主义者仍然赖在比塞大不走。经过包括武装斗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英勇斗争,殖民军队终于被迫在1963年10月15日全部撤出了比塞大。
突尼斯朋友带我们去参观比塞大烈士纪念碑。这座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纪念碑,座落在一片高地上,是为纪念在收复比塞大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而建的。碑基上的大型浮雕形象地再现了突尼斯军民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动人情景。纪念碑前,一个个白色的墓碑,更增添了肃穆气氛。每年,突尼斯人民都要来这里凭吊。
独立以后,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在比塞大建立起颇具规模的工业企业,使它成为面向全国的工业基地。1963年,在这里建成了突尼斯炼油工业公司。1964年,机械和船舶制造公司建成投产。1965年,富拉德钢铁公司宣告落成,主要产品是建设工厂和住房所需的钢架和钢筋。此外,还建设了水泥厂、发动机厂、变压器厂、轮胎厂、耐火砖厂、陶瓷厂、家具厂和家庭电气厂以及二十多个纺织企业。至于突尼斯—比塞大高速公路和比塞大运河活动桥,更是独立后完成的两项重大的基建项目。
突尼斯炼油工业公司是突尼斯唯一的炼油公司,完全由本国人管理。近几年来,这个厂的实际炼油能力已达到设计能力的110%到160%。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工厂还将进一步扩建。到1984年底,该厂的年炼油能力将提高四倍多。
比塞大是个得天独厚的省份。不仅工业发达,而且雨量较多,水利资源丰富,因而也是发展农业的理想地区。比塞大省目前正在大兴水利。位于若米内河上游的若米内联合水利工程,包括库容量为7,400万立方米的若米内水库以及两条水渠,正在紧张施工。这些水利工程完成后,不仅能解决本省的饮水问题,还可向首都、邦角、苏斯和斯法克斯等地供应饮水,并能新浇农田6,000公顷。由于有了水源,将在水库附近地区种植大量甜菜,并在马特尔建设一座糖厂。此外,在下一个五年计划(1982—1986年)期间,还将新建五座水坝,这将进一步促进全省农业的发展。
在谈到比塞大今后的发展时,省政府秘书长阿布代拉乌夫·塔伯卡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表示,过去重视了这里的经济建设,而忽略了旅游业。其实,比塞大的旅游条件也是满好的。这里有许多历史性建筑,既有安达卢西亚文化的遗迹,也有十九世纪的港口、西班牙式古城堡以及大大小小的清真寺,特别是还有200公里长的海滩。优美的风景和山林野味也吸引着广大游客。政府计划在高尔尼什建设一个旅游中心,还将同外资合作,在加尔迈勒赫建设另一个旅游中心,那里的波尔托—法利纳湖,十九世纪时是海盗出没之处。今后将在湖上建设房子,出租服装,使游客可在那儿体验当年海盗们的生活。这一项目完成后,将使该省再增加1 .5万个床位,并且至少可使7,000人就业。看来,比塞大省的旅游业也是大有可为的。
在归途中,当我们的汽车刚刚驶过比塞大运河的活动桥,便见那大桥渐渐地向空中扬起,酷似一门大炮指向天空。一艘轮船正在运河中通过,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宛如一幅水彩画。突尼斯人民正同这艘航船一样,在乘风破浪地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