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忘我者永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2
第8版()
专栏:

忘我者永生
二马
董老在他七旬寿辰之日,曾以苏东坡的诗“我似老牛鞭不动”为韵,写过五言绝句七首,其中之一是谈参加革命和忘我精神的:“出身旧家庭,世网重重裹,冲决诸网罗,首要在忘我。”
董老说的这“忘我”二字很有分量。它是衡量一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标志。六十年代初期我国翻译出版的苏联小说《大后方》中,女共产党员安娜·斯捷潘诺夫娜被选为党委书记以后,她的母亲、老共产党员瓦尔瓦拉对女儿说过这样一段话:“既然选了你,你首先就得把这个‘我’字藏得远一些,作你这种工作,‘我’这个字,象在字母表上一样,是最后一个字母。至于‘我们’那就不同了。”可见,有“我”存在,又要忘“我”,这对革命者来说是很自然的。革命者的“我”,是为革命事业而存在的,应该“完全溶化在党和无产阶级的一般利益和目的之中”。党和人民的利害得失,就是“我”的利害得失。“我”的前途,是和党的整个事业连在一起的,“我”的幸福,是溶汇在亿万人民幸福之中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人。”因此,在革命者心目中,以党的目标、利益作为“我”的目标、利益,革命的目标和利益高于一切,高于“我”之上。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革命者可以丢掉“我”的一切私心杂念,做到高度的忘我,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忘我的献身精神,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英勇卓绝的斗争锤炼而成的无价之宝,也是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只活了22岁的雷锋,就是这样一个大公无私的忘我者。他在闪闪发光的日记中写道:
“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言行一致的雷锋,这样说了,也这样做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雷锋的形象之所以高大,也正在于他真正做到了“忘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对于利己者的厄运和忘我者的不朽,曾有过十分深刻的描述。他说:“只为家庭活着,这是禽兽的私心;只为一个人活着,这是卑鄙;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又说:“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没有了这个‘我’,那他就无法生存了。”“但是人如果不为个人活着,而把自己溶化在社会里,那便很难杀死他;因为想杀死他,必须杀死周围的一切,杀死整个国家,整个生活才行。我已经部分的死亡了,但我的部队还健壮。”是的:“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而忘我者是不会死的。雷锋肉体的生命虽然终止了,但他那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却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激励和鞭策着后来人前进与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