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从密特朗著作《此时此地》看他的内外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3
第7版()
专栏:

从密特朗著作《此时此地》看他的内外政策
翟象乾 王芳
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标志着法国政局开始了新的一章。法国经过23年保守派掌权之后,社会党新政府将会推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对法国以及西欧形势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当前西欧和世界舆论所密切关注的问题。
去年10月底,为了给总统竞选作舆论准备而出版的密特朗的著作《此时此地》(上图为书的封面),阐明了社会党对国内外一些重大问题的基本立场。这本书对今天了解社会党新政府的政策考虑不无裨益。
《此时此地》是密特朗在1980年夏天同《巴黎晨报》记者居伊·克莱斯在六个星期中进行了15小时的谈话后整理而成的,它用了300页的篇幅相当具体地谈到法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外交等各个方面。密特朗在谈到这本书时说,它是“研究的有用工具,进一步认识我们时代的方法”。
《此时此地》一书是密特朗的竞选武器,它批评了吉斯卡尔·德斯坦当政的七年,也指责了法共的政策,同时提出了社会党自己的主张。密特朗在书中提出,社会党首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此时此地》谈到国内政策方面时指出,“社会党考虑和建议的中心是计划化、国有化和权力下放三件事”。社会党认为,“计划是控制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主张计划要与市场互相结合,“在使市场及时地调节供求关系的情况下,计划是经济的总的调节者。”
战后时期法国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经济计划化,从1947年以后已经实施了七个中期计划,1981年起将实行第八个计划。实施这种经济计划化主要是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这表明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近年来,法国主张完全恢复和依靠市场作用的意见日渐占上风。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法国政府政策有了较大变化,期望减少国家干预来促进竞争,扩大市场自由。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党新政府提出重新强调经济计划化的作用。
密特朗关于国有化的主张更是引起普遍的关切和争议。《此时此地》具体地提出要对全部大银行和保险公司,以及控制法国经济要害部门的九家工业公司(在这次总统竞选的电视辩论中密特朗进一步提出为11家大公司)实行国有化。他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只能以国有化为代价”,“让社会主义的头号敌人大资本占领我们社会的主要部门本来就是荒谬的。”据法国报纸报道,如果社会党这一国有化计划付诸实施,法国国有化企业的总营业额在全部工业营业额中的比重将由22%增加到40%,虽然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补偿,但来自大垄断资本集团及其他方面的阻力肯定是不小的。
权力下放是社会党设想的另一项重大改革。《此时此地》一书要求废除省长体制,通过普选产生地方政权,它可以分享三分之一的国家税收,有权统筹安排经济。同时密特朗认为在地方上建立一些社会、文体、福利等团体是中央权力下放的一种表现形式,以作为参与公共事务的补充手段。
密特朗在《此时此地》一书中还提出一些经济、社会方面的具体权利要求,例如缩减工时到每周35小时、提前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最低工资提高10%、增加家庭和住房补贴、日用必需品免收增值税、增加就业等。这笔社会福利资金将通过进行税制改革,对超过300万法郎的财产征税等办法来解决。密特朗就任总统以后已开始采取措施兑现上述部分诺言。
这本书还以整整两章的篇幅谈到对国际形势的一些基本主张,密特朗认为苏联是“扩张主义”,但“不威胁法国的经济独立”;美国“已不是可靠的伙伴”,它“不断对法国进行经济战”。他主张与东方进行“全面的无先决条件的谈判”,“希望在任何讨论裁军的地方都有法国出现”,“欧洲和平是头等重要的问题”,“我们有责任提出欧洲力量均衡的问题”,“如果反对部署美国潘兴Ⅱ式导弹,也要反对苏联SS—20导弹”,“部署SS—20导弹对欧洲构成真正的危险”。等等。在社会党执政之后,新任对外关系部长谢松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对法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作了反复阐述,表示“目前法国的态度就是法国前政府的态度。我们将完全信守以前的一系列声明和决定”,法国“仍然是大西洋联盟的一个可靠伙伴”,“只要苏联军队不撤出阿富汗,法苏关系将不会完全正常”。看来,密特朗新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大致不会有太大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