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谁说包干到户责任制三年就不行了? 凤阳今年夏粮又获丰收队队增产 全县总产达两亿五千万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六 即使秋季遭大灾,凤阳人民也不会“身背花鼓走四方”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4
第1版()
专栏:

谁说包干到户责任制三年就不行了?
凤阳今年夏粮又获丰收队队增产
全县总产达两亿五千万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六
即使秋季遭大灾,凤阳人民也不会“身背花鼓走四方”了
新华社合肥六月十三日电 新华社记者尤淇、王礼贶报道:我国最早实行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安徽省凤阳县,今年夏粮连续第三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两亿五千万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六,比实行大包干前的夏粮最高年产量增加了一倍多。
凤阳县今年夏粮丰收的特点是,全县三千八百二十一个生产队,队队增产,不少生产队夏粮总产比去年成倍增加。全县有上千个农户一季麦子收一万斤以上。全县每个农业人口平均生产小麦五百多斤。社员们除这一季完成全年粮食征、超购任务,留足种子外,每人还可剩三百五十斤左右。县委书记陈庭元高兴地对记者说:即使今年秋季遭大灾,凤阳县人民也不必“身背花鼓走四方”了。
凤阳县实行“大包干”责任制三年,三年获得丰收,而且一年更比一年强。一九七九年这个县收小麦一亿七千万斤;一九八○年收小麦一亿九千八百万斤;今年又收小麦二亿五千万斤。这个事实,驳倒了那种“包干到户一年产量增,二年产量平,三年就不行”的论调。
今年凤阳县小麦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包干到户责任制激发了社员的生产热情。去年秋种,全县计划种麦六十五万亩,结果种了八十万亩,加上十多万亩油菜和其它越冬作物,几乎消灭了冬闲地。去年,全县八十万亩小麦,有五十八万亩用了优良品种。平均每亩还用了四十斤氮肥,四十斤磷肥作基肥。在管理的过程中,穴施化肥的麦田达五十六万亩,中耕除草的面积也比往年有几十倍的增加。由于采取科学措施,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今年小麦灌浆时,虽遇一场干热风,但影响不大,子粒仍然饱满。今年夏收速度之快也是多年来所没有过的。全县只八天时间就基本收割完毕,十天时间就基本脱粒完毕。
丰收之后的凤阳县社员正在履行生产合同,积极向国家交售小麦。估计全县仅夏收一季就可以完成全年国家下达的粮食征超购五千四百万斤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