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他为的是方便群众——记辽宁省军区退休干部曹营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5
第3版()
专栏:

他为的是方便群众
——记辽宁省军区退休干部曹营章
在沈阳市和平广场附近的街道旁,有一个自行车打气站。它的主人夜以继日地为过往骑车人承担简单的修理业务,态度热情,服务周到,而且分文不收。
这个打气站是辽宁省军区一位“三八式”退休老干部曹营章开办的。他因病退休后,就琢磨着如何为四化建设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发现在街上骑自行车的人,有的突然下车捏捏轮胎,四下张望一番,无可奈何地推车走去。为此,他买来一具打气筒,放在路旁供人使用,终于找到了为过往群众服务的门路。从此,许多自行车、手推车、摩托车都到这里打气,多的时候,一天有五六百人次,少的时候也有二三百人次。
曹营章发现,推到这里来的车子,还有坏气门芯、少螺帽、扎车胎的。于是,他又扩大服务范围,买了钳子、扳子、螺丝刀和一些配件,在打气之外,又负责修车。尤其是当自行车修理铺关门后,这里更是顾客盈门。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位中年妇女急匆匆地推着车子朝前走。她边走边问哪里还有修车的。原来她的自行车穿钉丢了,而离家还有十多里路。她赶到曹营章家时,老曹立刻取出工具为她修车。不巧的是,曹营章备下的穿钉已经用光了,那位妇女心里凉了半截。而曹营章却转身进屋,推出自己的车子,让这位女同志骑走,女同志一时激动得不知说啥好。第二天,当她来换自行车时,她的车子不但换上了穿钉,而且上了油,擦去了尘土,打足了气。
打气站开办五年来,曹营章买过三十多把打气筒,加上一些修车配件,每年都要花近百元钱。为弥补这项额外开支,他把烟酒也戒了。
每当人们谈起这个打气站,总是说,这位老同志给人带来的不只是方便,更重要的是鞭策。他退休不休息,想方设法为群众服务,不愧是一位革命老干部。
本报记者 黄明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