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美杜莎”的悲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5
第7版()
专栏:

“美杜莎”的悲剧
许崇山
一九八○年十二月四日,离西非毛里塔尼亚六十海里的海面上,有三条船在风浪中徘徊。突然,在船上紧张地工作着的法国考古学家看到仪器上记录的海底磁异常信号。在四米深的水下,人们终于找到了著名的沉舰“美杜莎”号。
“美杜莎”号这艘长四十五米,重一千三百吨的三桅巡洋舰的沉没,曾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最大的海上悲剧。
一八一六年六月十七日,法国波旁王朝的一支舰队远征西非殖民地塞内加尔。“美杜莎”号的舰长刚愎自用,命令战舰全速前进,远离了其他三只船。后来由于航向偏差,“美杜莎”号于七月二日在毛里塔尼亚浅海的暗礁滩搁浅。慌乱中,舰长带领高级军官爬上仅有的四只救生艇,而命令其余一百四十七名水手乘坐匆忙拼造的一只木筏逃生。
笨重的木筏行动迟缓,匆忙中携带的淡水和食品不足。在此后的十三天中,筏上的人受尽了折磨。严重的干渴饥饿,肆虐的狂风恶浪,骄阳的毒晒,加上绝望的人们互相残杀,筏上的逃难者陆续死去。直到七月十八日,木筏在离沉舰九十海里的海面上获救时,已只剩下十五名奄奄一息的幸存者了。
事件发生后,昏庸的波旁王朝竭力掩盖事实真相,仅由秘密召开的军事法庭判处“美杜莎”号舰长三年监禁。筏上的幸存者强烈要求严惩肇事者,反而遭到打击报复。他们迫不得已,转而向社会求援,把亲身经历撰写成书,广为散发。“美杜莎”之筏的故事流传开来,在社会引起极大震动。
当时二十六岁的法国画家席里柯激于义愤,用了几个月画成了《美杜莎之筏》巨幅油画,在第二年的巴黎绘画展览会上展出。这幅现实主义的绘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吸引了不少观众。但是被波旁政府控制的展览会不承认席里柯的成就,使他在一八二四年抑郁地夭亡。《美杜莎之筏》这幅名画目前还保存在巴黎卢浮宫里。(见右图)
多年来,人们希望重新找到“美杜莎”号,但由于沉舰海面风大浪高,海水混浊,一直未能找到。去年十二月四日,一些年轻的考古学家终于找到了“美杜莎”。虽然木制舰体已荡然无存,可是当年舰上的铁炮、铜船钉、残存炮弹尽管遭到海水侵蚀,仍然残存故地,无声地作为这一历史悲剧的见证。
(注:关于此事,本报六月十三日七版登过一则简讯,当时把“美杜莎”译为“墨杜萨”。)(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