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花都侧影——巴黎地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5
第7版()
专栏:

花都侧影——巴黎地铁
蔡宗夏
刚到巴黎就听人说巴黎地铁四通八达,乘坐很方便,于是便出门试试看。从南郊的意大利门站下了地铁,入口有售票小亭,并备有巴黎市交通图,免费自取。无人自动检票进站,站台上各种路线标志非常清楚:前进方向用蓝色,换车方向用黄色,一目了然。每个站台墙壁上又都挂着大幅城市交通图。这样我就依照交通图和指示牌,开始了巴黎地铁的旅行。果然,不出一天功夫,基本上掌握了乘车规则,不必经常问人。一张地铁票,可以任意换乘路线,次数不限,只要不出地面便一直有效。即使乘错了车也不要紧,可随时下车改乘。难怪大家都说巴黎地铁既方便又便宜。
地铁在巴黎城市交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巴黎的人口接近一千万。城市古老,街道狭小,高楼林立,私人汽车又与日俱增,城区地面交通十分紧张。据统计,市区每天要往返接送80万工作人员;每天通过市中心星星广场的车辆达10万辆之多。尤其在下午下班高峰期间,市区交通更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地铁承担了大部分客流量,从而大大减轻了地面交通的压力,缓和了地面交通拥挤,而且没有污染和噪音,因而深受市民的欢迎。
巴黎地铁建造年代较早,第一条地铁线于1855年开始设计,1898年通车。现有的地铁网在1938年已基本形成。它现在有16条线路,全长169公里,共设三百多个车站,其中有一百多个换乘站。这些数字在世界各城市地铁中,都位居前列。线路纵横交叉,站台密集,在巴黎的地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通系统。地铁还多处穿越塞纳河。因为建造年代久,站台显得比较陈旧,但都比较简朴实用,站台高,空气流通好,没有局促之感。地铁管理自动化程度较高,自动检票、自动停车上下;机车设有气动装置,制动灵便,行驶平稳,噪音不大。
有人把巴黎地铁比喻为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意思是说从地铁可以看到表面繁华的另一个侧面。每天早上,见到人们匆匆忙忙上上下下,这大都是赶着上班的职员和工人;中午,学生乘车较多,他们往往一坐下就打开书本,嘴里还一边啃着夹肠面包。我好奇地问一个学生为什么这样紧张,回答是下午要去做工挣钱,勤工俭学。地铁是人来人往的地方,自然也成为广告竞争的阵地。各种广告、宣传画琳琅满目。本来很洁净的白瓷砖墙壁,却被弄得花花绿绿,很不协调。
乘坐地铁时,曾多次听到法国朋友的忠告,要注意钱包物品,因为小偷还是有的。小偷常常是一伙,有时人少时就连偷带抢。据报载,就在我到巴黎的那个月,地铁就发生了两起抢劫杀人案和一起自杀案。法国社会的失业问题在地铁也有所反映。经常能见到一些弹琴求乞者,他们在站台或走廊里不停地弹着吉他,地上放着一个小布袋,上面盛着过路人施舍的硬币。有一次在一个站台见到一个北非模样的年轻人在吹长笛,十分动听。笛声呜咽着,似乎向人们诉说自己失业的不幸。我想这青年笛手也许是个移民。纵然有着如此的技艺,在失业现象普遍、法国人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外籍移民的处境就更可想而知了。法国物价昂贵,每日靠弹琴吹笛挣得人们施舍的几个法郎的失业者是怎样生活的呢?对比于那些牵着狗儿,岸然坐在头等车厢的阔太太们,世界又是多么不公平啊……!(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