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联产责任制好 广大农民喜洋洋 河南战胜少见旱灾小麦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6
第1版()
专栏:

联产责任制好 广大农民喜洋洋
河南战胜少见旱灾小麦增产
本报讯 记者马鹤青报道:到6月10日,河南省的六千二百万亩小麦全部收打完毕,虽然有部分县、市减产,但全省的总产量略高于去年,又是一个好收成。这个好收成是全省人民战胜四十年来最大的春旱以后取得的。河南农民说这一季小麦是“看苗情丰收在望,遇旱灾心里发慌,一收打喜气洋洋。”
河南去冬今春的旱象,是194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中共河南省委书记、代省长戴苏理十分高兴地说:“我们原来估计小麦要大减产。出人预料,收成很好!总产量虽低于丰收的1979年,却高于正常年景的1980年。”
他们在谈到大灾之年取得好收成的原因时,列举了四条:一是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发挥了威力。现在河南农村实行联产到劳的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60%,实行专业承包和小段包工定额管理的占15%,实行包产到户和“大包干”的占25%。这几种责任制大大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旱象一出现,全省几千万农民不分男女老少一齐上阵,用各种办法抗旱保麦。有的地方社员们自动拿出存款买抽水机浇地,硬是把旱灾压缩到最低限度。这是党的政策的威力,是人民群众发挥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威力。
二是解放后兴建的水利工程起了大作用。全省现有水浇地5,000万亩,其中一半以上是“保险田”,大旱之年也能浇上水。
三是科学种田的水平提高了。现在河南农村用的化肥、农药比以前多,化肥平均每亩七十多斤。去年种麦时,底肥多,种得细,合理密植。而且实现小麦良种化,苗全苗壮,基础好。
四是在抗旱斗争中,各级干部改进作风,工作主动。抗旱时,不只县、社、队的干部在第一线,省里和各地区都抽调大批干部下乡。各地工厂机关和解放军部队也在抗旱中作出很大贡献。
戴苏理说:“在这次抗旱中,我们看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实行分散管理的责任制时,还必须加强统一经营的生产设施。比如水利工程的整修、配套和统一使用,就是需要做好的一件大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