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福州市职业中学为什么办不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6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福州市职业中学为什么办不起来?
福州市教育部门去年在市区十所中学里,想方设法开办了十个“职业中学班”,招收了一批初中毕业生。他们准备取得办学经验后,今年多办一些职业中学。可是,步子还没迈开,困难就接踵而来:一是家长兴趣不大,二是学生劲头不足,三是部门支持不力,四是苦没教师,五是找不到教材,六是校舍缺乏,七是经费没着落。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福州市教育局和部分职业中学班的师生及家长后,感到困难确实有,但都是能够克服的,关键是解决由谁办学的问题。职业中学到底由谁办好呢?他们说,根据文革前的经验和当前的实际,全靠主管局办不可能,都由教育局办也不行,必须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经委、计委和劳动局牵头,作为教育局和主管局(包括大的工矿企业)联合办学的后盾。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还要采取下列措施:
一、改革不合理的招工制度,取消以培训学徒工为主的“内招”做法,逐步实现从各类职业高中学校的毕业生中,按专业对口原则,择优录用的招工形式。不合理的招工制度不改变,“内招”不取消,职业中学就办不起来。
二、要摆正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的位置。职业中学学生自费学习,毕业后却没有出路;而技工学校既是公费学习,毕业后又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这样,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宁愿在家等着投考技工学校,也不想进职业中学。进了技工学校就等于端了“铁饭碗”,难免有一部分学生不好好学习。为了鼓励“择优录用”和促进技术的提高,技工学校与职业中学应该一视同仁,不要用包下来的办法,学生毕业后按专业对口的原则,择优录用。
三、大力培训教师,积极编写教材。职业中学教师有三个来源,一是普通高中的教师,二是工矿企业的技术人员,三是开办师范大专班培训。教材应根据招工的专业编写。
四、切实解决学习场所问题。只要各级领导下决心,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容易解决的。比如,将普通中学一部分班级改成“二部制”,利用“关停并转”企业的厂房等。
职业中学也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在订预算时,自然应该把职业中学的开支纳入计划。
按照“改革教育机构,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福州市今年秋季有半数应届初中毕业生升不了普通高中。这三千多名十四五岁的初中毕业生,升不了学怎么办呢?家长、学校、居委会,甚至派出所都在为他们发愁。因此,迅速开办职业中学,实在很有必要。
本报记者 蔡珪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