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迎接抗苏战争的第二个春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6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迎接抗苏战争的第二个春天
日本《苏联问题》5月号刊登前阿富汗“政府军”上校、现抵抗运动领导人之一格兰姆·巴尔达克一篇题为《迎接战争的第二个春天》的文章,概述阿富汗人民抗苏战争形势和苏侵略军的困境。摘译如下:
从我们全国来说,形势对于苏联军队仍然是严重的,军事占领使它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苏联在阿富汗主要采取两种战术。
第一,大炮轰击之后,在空军支援下,用坦克和装甲运兵车把地面部队输送到目的地,加以占领。
第二,用武装直升飞机运送空降部队,目的是为破坏抵抗运动的据点。他们往往选择较隐蔽的地点,直升飞机飞得很低,用绳索把士兵们降落到地面。
第一种战术只适用于平原或丘陵地带有大路的地方,而阿富汗是多山的国家,应用这种战术受到地形的限制。
抵抗部队对付这种战术的方法是,埋伏在道路转弯处,或者狭隘的山谷阻击敌人。在某些战略要地,尽可能配备对付坦克和武装直升飞机的武器,或者在敌人前进的道路上设置障碍。这些地方的战斗一般都相当激烈。
居民毫无例外都是反对苏军的。他们给抵抗部队提供隐蔽的地方,传送有关敌人的情报。因此苏军用这种战术不能消灭抵抗力量。结果苏军就残酷地镇压居民,从而又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对占领军及其少数追随者的愤怒。
在这种情况下,八万至九万苏联军队加上不到三万的所谓“政府军”所能够控制的,仅仅是一些重要的战略据点及其交通线。而这些地方又都经常受到抵抗部队的攻击。
第二种战术今后对苏军将更加重要。抵抗部队的对策是,加快转移的能力和转移速度。根据过去的经验,苏军指挥部往往依照过时的或者错误的情报,进攻抵抗部队已经放弃的据点。抵抗部队今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迷惑敌人。例如向敌人提供假情报,在事先埋伏的地点把敌人引诱出来。从上面说过的居民情绪以及抵抗部队熟悉地形等考虑,这种对策是大有可为的。
战争第一年,双方的伤亡,数以千计。由于十分明显的原因,苏军和“政府军”的损失超过游击队的损失四、五倍。
1978年4月发生政变时,拥有10万兵力的阿富汗“政府军”,由于反对苏军占领,成为抵抗部队最重要的人力来源。不是个别的士兵或军官,而往往是全副武装的整个部队加入抵抗运动。占领当局明白这一情况之后,就着手重建
“政府军”。他们企图把抵抗外国占领军的战争变为内战。但是事与愿违。企图重建有战斗力的部队的尝试失败了。今天“政府军”只能起到辅助的或者是警察的作用,而且是在苏军严密监视下才能办到。
在此情况下,士兵和军官感到低人一等,结果是连剩下一点的战斗力也丧失了。单独的以及集体地投奔到游击队去的事情层出不穷。(附图片)
阿富汗的一支游击队。他们手握枪支,显示反对苏联侵略者的决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