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充分发挥企业自主权 运用经济办法建设 深圳蛇口工业区建设速度快 不到两年在荒滩上完成了整个工业区的基础工程和公用设施建设,开始了一系列工厂企业的建设。“蛇口方式”已引起人们广泛注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7
第4版()
专栏:

充分发挥企业自主权 运用经济办法建设
深圳蛇口工业区建设速度快
不到两年在荒滩上完成了整个工业区的基础工程和公用设施建设,开始了一系列工厂企业的建设。“蛇口方式”已引起人们广泛注意
新华社广州6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宫策、张洪斌报道: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以特有的经营方式,用不到两年时间,在一片荒芜的海滩上,完成了整个工业区的基础工程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开始了一系列工厂企业的建设。蛇口的经营方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人们称它为“蛇口方式”,意思是指它摆脱了企业变成行政机关附属物的“政企不分”状态,充分发挥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办法进行建设。
1978年,香港招商局鉴于祖国四化建设的需要,向国家提出一项建议,要求利用自己的资金和管理经验,在深圳地区开发工业区,直接参加国家的四化建设。这个设想,得到了中央的赞扬和鼓励。1979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招商局到深圳开发工业区,独立经营。国务院的决定2月份下达后,招商局立即组织精干的指挥部,于5月份进入蛇口地区勘察选址,组织施工队伍,8月份正式破土动工。
蛇口工业区的建设迅速展开,工业区指挥部始终保持着精干的机构。指挥部在荒滩上搭起活动房,从总指挥到技术人员和工人,大家吃住在一起。他们背着水壶,冒着酷暑,跋山涉水,勘测地形,组织施工,艰苦创业。
工业区的开发,是按照合理的程序,首先从“五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通航、通讯和平整建筑用地)基础工程开始的。在一平方公里的工地上,有四千多工人、近二十个工种同时施工。在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内,基础工程基本完工。
在进行“五通一平”基础工程的同时,按照国家规定的优惠条件,引进了14个项目,总投资额达五亿港元。其中有货箱厂、轧钢厂、铝材厂、面粉厂、油漆厂、制氧厂、机械翻修厂、游艇厂、标准厂房、别墅、餐厅、外商住宅区等。现在,一个工厂已经建成投产,两个即将竣工投产,顺岸码头已开始营业,有九个工厂企业正在建设中。与此同时,还建造了办公楼、食堂、职工住宅等。蛇口的面貌每天都在变化。
工业区对投资办企业创造的优良条件,对外商、港商产生了吸引力。1980年,有美、日、英、西德、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的客人和港澳同胞一千三百多人,前来参观或洽谈生意。
蛇口工业区的建设,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除了国家从各方面支持以外,重要的在于招商局拥有独立经营的自主权,又有雄厚的资金,在建设中既能独立决断,又有主动精神。一些较大的项目,招商局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和特区政策的规定,独立拍板成交,不需层层请示,往返周折。招商局给自己规定并得到国家同意的发展方向是,以航运为中心,立足港澳,背靠祖国,面向海外,多种经营,工商结合,买卖结合,向着综合性企业方向发展。它按照经济活动的需要,在蛇口设置的机构层次简单,办事敏捷灵活,讲求经济效率。这里不是一个行政组织,也不附属于某一行政机构,它独立负责,自负盈亏,最后对国家负责。
其次,蛇口工业区的经营管理,完全采取经济办法。所有的工程建设都实行招标的办法,并且同承包单位订有奖罚合同,这就大大提高了经济效果。去年,工业区有一项工程招标,有四个施工单位投标,最高的报价20万港元,最低的10万港元。经过全面比较,最后选定以10万港元承包的单位施工,不但降低了一半造价,而且由于竞争,工程的质量和速度都有保证。另一个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提前三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招商局坚决履行合同,付给了22万港元的奖金,大大调动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蛇口工业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调动工人的积极性。采取这些经济办法,使蛇口工业区赢得了速度。
“蛇口方式”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是一个新的萌芽。实践将证明,它在我们的经济改革中会打开人们的思路,引起人们的思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