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阅读
  • 0回复

政策落实,经济繁荣,全国农村三年建了九亿平方米住房 1,500万户社员喜气洋洋搬进新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8
第1版()
专栏:

政策落实,经济繁荣,全国农村三年建了九亿平方米住房
1,500万户社员喜气洋洋搬进新居
据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贻昶报道:记者新近在北京郊区,在广大农村看到,三年前的许多破旧茅屋如今已被崭新的住房代替了。
主管部门新提供的调查材料说,1978年到1980年,我国农村建筑九亿平方米左右住房,约有1,500万户社员喜气洋洋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农村建房速度之快,是解放以来少有的。建房质量也普遍比过去好。
近几年来,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集体经济和家庭副业发展了,社员逐步富裕起来。不少地方社员生活需求的序列,开始由“吃、穿、住、用”变为“住、穿、吃、用”,住的消费比重大幅度增加。社员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积极性很高,农村房屋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一些比较富裕的地方,不少社队几乎家家备料,村村动土。辽宁省农村去年新建住房77万间,总面积约一千五百万平方米,其中90%以上是砖石结构,有二十八万多户社员住进了新房。现在,这个省农村平均每个社员住房面积达12.3平方米。这几年各地所建新房中,茅草房少了,砖瓦房多了。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一批经济、美观、舒适大方的楼房。
为了搞好农村建房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普遍加强了对农村建房的组织领导工作。1979年,国家建委、国家农委、农业部、建材部、国家建工总局联合召开了全国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研究制订了农村房屋建设的方针、政策。有些地方采取“自建公助”的办法帮助社员建房,即由社员自筹资金、材料,由集体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施工,产权归社员所有。这样就调动了社员和集体两个积极性,加快了建房速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