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与实际不符的答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8
第4版()
专栏:大家谈

与实际不符的答复
你报4月9日四版刊登了我和韩德芹写的《对棉农要落实政策》的来信和山东省农业委员会的《答复》以后,我收到家乡几封来信,告诉我《答复》与家乡的情况不符。《答复》中说:“对棉农的口粮,在450斤以下的部分兑现粮食;450斤以上的部分,按超购价找补差价……”但现在家乡棉农的口粮仍在二百斤左右。据了解,我们县每个棉农国家只拨给100斤粮食,加上棉农自己收得的一部分,也只有二百多斤。而其余应付的
(450斤以内)部分,也都是用的变通办法——每斤粮食按购价找补差价8分。所以,大部分棉农仍是靠高价粮维持生活。
今年,家乡的棉花种植面积比去年又有增加,因为上面有硬指标。本来,鉴于去年的教训,一些生产队原打算少种一点棉花,多种一点粮食,以保证社员的吃粮能自给自足,但上面不允许这样做。他们给每个生产队下达了确定的棉花种植面积,声称“谁完不成棉花的种植任务,就不补给1980年的棉花差价钱(因为1980年的棉花差价钱现在还未付给农民)。”其实,倘若吃粮得到保证,农民们何尝不愿意多种棉花?!若是棉农的吃粮不能保证,恐怕靠棉花差价钱维持棉花种植面积是不能长久的。
青岛驻军
刘体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