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想起在清华学习语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8
第8版()
专栏:论语说文

想起在清华学习语文
郑林曦
今年4月26日,母校清华大学举行七十周年校庆。因事未能去参加。心中憾念,不禁回想起从1934年秋到抗战爆发在清华中国文学系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些往事。
以著名新文学家朱自清教授为系主任的中国文学系,不仅重文学,也重语言文字的教学。近读自清师最后两个月的日记,临逝世前还在努力编语文教科书,写《论白话》文章,一生对中国语文的研究是很有贡献的。他当年亲教我们一班的国文和习作课。他人很温和,就是对学生也常说谢谢、对不起;可是授课改文,要求却很严格。当时语言专业的教师队伍,学术水平高,教学力量强。杨遇夫先生讲文字学,王力先生讲音韵学,唐兰先生讲古文学,闻一多先生教楚辞,也颇注重古词语的考证。那时的清华学风,有一种朴实认真但又清新自由的空气,学生如果肯学,确实能学到一点新的东西。这新就新在能把当时较先进的现代语言学、语音学知识介绍进来;老师带着学生,一同运用现代科学来探索解决中国语言文字的实际问题。王力先生当年正是一位年富力强、循循善诱的讲师。他给我们讲《中国音韵学》,“首以玄虚之谈为戒”(《自序》),而是集王国维的准确考古和赵元任的精细辨音的传统功力于一身,踏踏实实地带领我们一班青年走进现代语言科学的大门。在名师的辛勤培育下,不少同学学有专长,在语文研究上各有成就。其中有几位同学还远在美国和台湾。在欢庆校庆七十周年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和祖国的师友通信讨论,共同用清华那种科学精神、清新学风为振兴中华的语文研究作出贡献。
在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清华同学积极参加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记得是革命的学生会改组了学生刊物《清华周刊》的编辑部,由中文系同学蒋南翔任总编辑,我也参加了编辑部的工作。大约是1935年,我们就在这个刊物上介绍和宣传新由苏联传入国内的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那时还和别的学校的学生一起组织了北平新文字研究会,出版了《新文字》半月刊。它的编辑部和通讯处都设在清华。这个刊物的影响不仅及于华北和国内,而且远及海外。郭沫若先生那时在日本收到两期《新文字》半月刊,花了五分钟工夫读懂了上面的新文字诗歌,并在1935年12月写了一篇《请大家学习新文字》,发表在留日学生的刊物上,起了很大的推广作用。1937年,为了扩大新语文运动的圈子,团结一些持中间态度的教授讲师,我们曾筹备组织清华语文学会,并打算举行文字改革资料展览。“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同学们投身抗日和革命的洪流;不久北平沦陷,这些活动当然就停止了。然而,清华学生新文字运动的这一方面,今天把它写出来,也许可以给校史和文字改革运动史作一点补充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