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9
第2版()
专栏: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前进

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李顺达
在庆祝党诞生60周年的时候,亿万农民心里特别高兴。党把我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指引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党又把人们从“左”的思想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给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开辟了广阔前景。抚今思昔,我们打心眼里对党充满热爱、感激和无限信任。
我们西沟是太行山上的一个小山庄。解放前,是一片光山秃岭的乱山沟,18个从外地逃荒来的佃户,靠租种地主的荒山坡地维持生活,终年吃糠咽菜,碰到灾年,逃荒要饭、卖儿卖女是唯一出路。我家祖孙三代当佃户,爷爷累死在地主的地里,爹爹被恶霸活活打死,妹妹被卖掉抵了租。佃户们都是这样受苦受难,血泪斑斑。1937年,正当我们挣扎在死亡线上、走投无路的时候,共产党搭救我们出了火坑。以后,党领导的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大生产、支援前线、办互助组、合作化,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为了我们农民得解放。在党的指引和教育下,1938年,我们村六个贫农首先光荣地参加了党,从佃户、长工成了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西沟有了党的组织,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这就保证了我们沿着党所指引的方向道路不断前进。
自从有了党的领导,四十多年来,西沟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个所谓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穷西沟,建设成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新农村。昔日的荒山秃岭上,如今拥有1.5万亩松柏林,沟壑、山梁上栽了一百多万株用材林,还有十万多株苹果、核桃、花椒树,每年向国家交售鲜果达三十多万斤。由于林业的发展,过去那些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逐步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沟里闸起五百多座谷坊,修了六千多米护地大坝,乱石滚滚的干河滩,变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田,粮食总产量增加到一百五十多万斤,比解放初期增长三倍。牧副业相应发展。总收入比解放初期提高十倍多,分配加上积累,户平均达到万元以上了。社员们自豪地说:“咱们这些解放前空空两只手的佃户,如今都有了万贯家产了”。最使人高兴的,还是人的变化。旧社会的被压迫者成了国家的主人;一代一代的有文化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正在成长;越来越多的社员参加到党和共青团的行列,站在为群众谋利益的第一线;懂得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干部正在不断被培养出来。我作为西沟的一个农民代表,从边区劳动英雄,到全国劳动模范,还被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了讨论国家大事。这一切,都是党关怀培养的结果。
西沟的变化确实很大。但西沟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我们走过的曲折道路,可以深刻地说明,只有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才有保证。党的路线和政策正确,农民的积极性就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快,农民的生活就步步高。
建国以后,党提出了建设山区的正确方针,指出“山区要想富,发展农林牧”。西沟是典型的山区,我们坚定地走了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道路。办合作社时,我们的社名就叫“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首先从林业抓起,年年植树造林。林业发展了,草也长起来,又为发展牧业创造了条件。那个时期大牲畜和羊只增加很快,集体的个人的一齐发展。副业门路也很广,除养鸡、养猪、养蜂、编织等家庭副业外,集体还办起粉坊、油坊、砖瓦窑、农具修造厂等,粮食也年年增产,社员的积极性可高啦!
进入七十年代后,西沟生产的发展走了一段弯路。总结经验教训,就在于脱离了西沟的实际,受单一经营思想的影响,农林牧结合的方针一度坚持得不好。有一段,山西有的领导同志,让我们重点抓粮食。当时我们虽然想不通,但还是得照办,甚至抽出二十多个劳力组成突击队,到距离西沟一百多里外的屯留县去开荒种粮。搞了一年,粮食增加了些,但林牧副业受到了影响,总收入减少了。结果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幸亏党及时提醒我们,很快作了纠正。
在西沟,林坡、果园、耕地都比较分散。合作化以后,我们一直实行着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很高,春种、夏管、秋收、冬建设,样样都赶在节令上。可是,后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一些本来符合党的政策的责任制,竟被当作“资本主义”批判了,要强行推广什么“政治记工”法,搞“大概工”,吃“大锅饭”,我们稍有不同意见,就给戴上“反大寨”的帽子。尽管我们看到了一些问题,也有所抵制,但受到的影响还是不小。那几年西沟的林牧副业基本上停顿了,有的还遭到一些破坏。回想起来,真叫人痛心啊!
党的三中全会后,党对农村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得到落实,农村经济又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共产党的政策,又象土改时一样,听了心里觉得暖烘烘的。”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和政策,完全符合我们农村的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
我们按照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各项指示精神,结合西沟粮田、果园和牧副业点多面广的具体特点,实行生产责任制,没有强求一致,适合联产计酬的就联产计酬,适合包产到户的就包产到户,还有的实行了责任到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一来,社员们的情绪又高起来了。
我与郭玉恩、武侯梨等山西的一些老劳模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从三中全会以来,党对过去“左”的错误坚决进行清理,把阻碍我们前进的石头搬掉了。党员、群众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农村经济的前景,看到了幸福生活的美景,广大农民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高涨。面对这种大好形势,我们都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现在,党中央已给我们指明方向,清除了障碍,我们要更好地带领群众前进,把群众日益高涨的热情,充分发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我们西沟,最近又发动大伙订计划,人订人的,户订户的,组订组的。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和政策深得人心,只要我们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一定能够更好地得到贯彻,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