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台湾经济的痼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9
第5版()
专栏:

台湾经济的痼疾
台湾经济自六十年代奖励投资以及加工出口工业兴起以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外资、外债、外贸的基础之上。因此,台湾整个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日益暴露其种种难以治愈的弊病。
据报刊报道,台湾工业,除水泥、罐头、食糖等少数几种工业原料可以自给外,其他如原油、基本金属、化学品、橡胶、棉花、羊毛、电工器材、运输工具、各种机械设备等大部分均依靠进口,其中原油、废钢、棉花、羊毛等几乎百分之百仰赖进口。石油占台湾全年能源总需要量的72%,而98%以上靠进口。“十项建设”之一的“钢铁厂”,每天所需要的五万吨铁砂、原煤、石灰石等原料,全部依赖进口。一向被视为台湾工业主干的纺织工业,现在每年需要进口原棉一百万包
(每包为五百磅)。台湾自称“发展最快”的电子工业,只不过是进口外国电子组件及零件,在台湾装配而已。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所需的原料也都靠进口,1980年进口黄豆、小麦、玉米、高粱及大麦共538万吨。
因此,在国际原料供应极不稳定、价格经常波动的情况下,台湾的工业遭受巨大冲击。据统计,在1974年发生的第一次国际石油危机中,台湾因石油和原料供应发生困难,无法运转而倒闭的企业达五万多家,三十多万工人因此失业。1979年以来出现第二次国际石油供应危机,自1979年下半年限制供电量以后,台湾钢铁业生产减少了30%。据透露,纺织业因进口棉花价格不断上涨而倒闭的工厂,仅1979年就有五十多家。
台湾的外贸市场主要依靠一些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近年来,这些国家的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这就不能不对台湾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报道,多年来一直畅销美国市场的台湾彩色电视机,因美国经济衰退,需求量大大降低,输出量由1978年的132万台,降到1979年的53万台。新 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