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亲骨肉团聚的“搭桥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19
第5版()
专栏:

亲骨肉团聚的“搭桥人”
在祖国的东南沿海,政府拨专款兴建了许多台湾渔民接待站。接待站的工作人员热情帮助台湾渔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还帮助许多台湾渔民在大陆找到了久别的亲人。人们称赞这些接待站是海峡两岸同胞的“会亲站”,工作人员是骨肉亲人相逢的“搭桥人”。
一天上午,天下着大雨。福建省东山台湾渔民接待站李站长接到平潭台湾渔民接待站打来的电话。电话说:一艘台湾渔船来到平潭渔港避风,船上有一位台湾渔民,是东山人,家里还有高堂老母和两个弟弟,已经三十年不通音讯了。这次到平潭港停靠,迫切要求帮助打听亲人讯息,并盼望能同亲人见面。老李听了,不禁沉思起来,这位同胞除了提供自己和亲人的姓名及地名外,再没有别的情况。三十年时过境迁,人事沧桑,能不能找到呢?但是,老李理解这位离开家乡三十年的同胞渴望找到亲人的急切心情。他当即请平潭接待站转告这位同胞: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帮助他寻找亲人。
老李马上召集接待站全体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决定先从这位同胞提供的地址找起。大家冒着大雨,分头访问了近百户人家,没有下落。哪里去找呢?工作人员想:这位同胞可能是一位讨海人,渔业队也许有人熟悉。于是大家立即赶到几个渔业队了解。一位老渔民说,东山讨海的渔民解放后组成了渔业第一大队。接待站工作人员又来到渔业一大队,在大队和街道干部配合下,终于找到了这位同胞的母亲——七十多岁的孙老太太。碰巧这天她到亲戚家喝喜酒去了。一接到儿子回来的喜讯,老人家美味佳肴没顾得尝一口,连忙赶回家,一见老李就迫不及待地催着启程。大家担心她年纪大,坐几百公里的车子受不了。老人家一听,扔掉手中的拐杖,拍着腿,急得连声说:“儿子离开我几十年,我日日思夜夜想,好不容易盼到他回来了,别说坐车,就是走路,我也要去见他一面呀!”老人的两个儿子出海生产不在家,老李亲自和工作人员护送,还特地请来一位医生沿途照顾老人。
第二天傍晚,孙老太太母子的愿望实现了,母子二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儿子一遍又一遍地说:“故土好,同胞亲。我们母子相会不忘你们搭桥人!”
陈晓亮(附图片)
福建沿海某气球站的同志和在闽台胞为台湾同胞寄送慰问品和家信。王梅惠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