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永远不要忘记“公仆”的身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20
第3版()
专栏: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

永远不要忘记“公仆”的身分
福建省文化局局长 万里云
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尽管斗争很残酷,环境很艰苦,我们党的干部始终以平民公仆的身分,和群众打成一片,军民之间,干群之间,建立了一种血肉相连、鱼水相关的亲密关系。干部和群众“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睡的是一个炕铺”,担水扫院,打柴磨面,亲如一家人。他们象一团火球、一块磁石,走到哪里,哪里就热气腾腾,一片欢笑,分不清上下,看不出官民。正是由于我们党有这样一个好党风,我们的革命事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和拥护,革命战争才取得了彻底胜利。
然而,解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却听到这样的趣事。某省的一个边远山村,有一天省里一位厅级领导干部,前呼后拥,路过那里。消息传来,全村振奋,社员自动集会“恭候”。生产队长还特地致欢迎词说:“今天我们很高兴,省里派一位大官僚来看我们啦……”原来这个地僻林深,交通十分不便的山村,解放以来各级领导干部都视为“畏途”,从不光临。他们以为现在的领导干部,就是解放前说的“大官僚”。故事传开,大家引为笑话。更有甚者,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的党员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采用种种手法,利用各种机会,煞费苦心为个人,为亲友谋私利。有的甚至欺压群众,打骂群众,成为压在人民群众头上的老爷。这当然是个别现象,但却反映我们当前有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远不能和革命战争年代相比了。这是我们不能不警惕的问题。
溯本求源,十年浩劫,林彪、“四人帮”一伙对我们党的疯狂破坏是主要原因,但也与我们自己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作风很有关系。我们党自执政全国以来,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大批党员干部在各级领导岗位肩负重任,成天忙于事务、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内政外交,一切国计民生都得过问,而对农村工作的关心,自然相对地减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也淡薄了。甚至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掌握了政权,就可以站在群众之上发号施令了。于是,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情绪他们不大注意。
粉碎“四人帮”以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扬,干群关系有了改善,但是离过去那种鱼水关系还很远。今天,当我们纪念党诞生6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广大党员和群众中蕴藏着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组织起来,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努力奋斗。为此,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密切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而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领导干部深入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看看那里的基层干部、群众是怎样工作、劳动和生活,了解群众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困难和问题,耐心地细致地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和集中群众的经验,倾听群众的呼声,努力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作风变好了,群众就会高兴,就会和我们一条心,一股劲,努力建设社会主义。
我坚信,只要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够牢牢地树立起做人民公仆的思想,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去掉官气、官风等剥削阶级不良习气,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我们的事业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前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就一定能够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