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东北非国家趋向和解与合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20
第7版()
专栏:

东北非国家趋向和解与合作
丹林
一段时间以来,东北非地区出现了一种趋向和解与合作的气氛。
今年3月,苏丹和埃及恢复全面的外交关系;5月,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喀土穆,参加苏丹革命节十二周年的庆祝活动。两国友好关系的恢复,不仅是本地区的一件重大事件,也使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局面发生了变化。苏丹正为推动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重新接近而努力。
由于厄立特里亚问题、难民问题而关系一向不好的苏丹与埃塞俄比亚,去年也开始了和解的进程。门格斯图主席和尼迈里总统先后互访,两国签署了《友好关系和合作的基本原则宣言》,决心结束长期的争端,妥善解决边界和难民问题,并在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友好关系。
乌干达和肯尼亚是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邻邦。乌干达、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曾经结成东非共同体。但是,阿明在乌干达执政期间,三国分歧很大,东非共同体瓦解,相互关系紧张。去年12月,奥博特当选乌干达总统后,肯尼亚主动与之改善关系,乌干达积极响应。不久,奥博特总统访问了肯尼亚。重建起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今年4月,奥博特总统还访问了苏丹,两国领导人就发展和加强睦邻关系及地区合作交换意见。目前,苏丹正积极协助乌干达实现国内和平与稳定。
吉布提自独立以来,始终对邻国间的冲突采取不介入的中立立场。近来,古莱德总统相继访问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和苏丹,与埃、索分别签署了《友好条约》,为发展睦邻关系、推动地区和解,起了很好的作用。
此外,肯尼亚总统莫伊还访问了苏丹。埃及总统萨达特在访问苏丹时会见了门格斯图主席的私人代表;在此以前,埃及外交国务部长访问了埃塞俄比亚。埃及报纸认为这都是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步骤。
双边关系的改善促进了地区的多边活动,1月,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四国首脑会晤,决心为结束互不信任状态、发展地区合作而努力。4月,苏丹、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三国联合协商部长委员会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次会议,强调在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基础上发展国家关系,以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全;会议决定欢迎本地区其他国家参加。不久,吉布提成为该委员会的第四个成员国。最近,苏丹、乌干达与扎伊尔又就边界安全与难民问题举行了首脑会议。
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之间,几年前在欧加登地区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军事冲突。调解埃、索间的敌对关系,缓和非洲之角的紧张局势以减少外来势力的干涉,一直是非洲统一组织和非洲国家十分关心的事。近年来,东北非国家相互关系的改善,更突出了推动埃、索和解的必要。以尼日利亚总统沙加里为首的八国调解委员会和非洲统一组织主席、塞拉利昂总统史蒂文斯先后访问了有关国家,进行调解,虽未取得成效,但都表示要继续努力。在积极参加调解活动的非洲国家领导人中,苏丹总统尼迈里和吉布提总统古莱德显得特别活跃。他们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直接、间接地做了许多工作。古莱德建议埃、索直接对话,暂时搁置欧加登问题,实现停火和军队脱离接触,采取经济和社会措施改善居民处境。尼迈里倡议召开尼罗河流域九国首脑会议,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一些西方国家,由于非洲之角的稳定有利于它们的经济利益和油路安全,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推动和解的努力。据报道,今年2月,索马里的一位高级官员曾到达亚的斯亚贝巴。
到目前为止,埃、索两国均未公开拒绝调解,索马里总统甚至表示愿意无条件地同埃塞俄比亚领导人会晤,但双方对立状态未见缓和。看来,要达到在非统宪章基础上、在非统范围内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还得作一番艰苦的努力。
东北非地区控制红海通道,又邻近波斯湾油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苏联在这里大力渗透,企图加以控制。然而,酷爱自由、独立的东北非人民不能容忍在独立后重新落入桎梏。
美国为了中东油田和油路的安全,也积极通过经援、军援,提供武器,签署《防御协定》等方式,发展与本地区国家的关系。东北非国家接近与和解的进程,反映了它们反对超级大国在这个地区的争夺、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的愿望和趋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