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白凤鸣和京韵大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20
第8版()
专栏:

白凤鸣和京韵大鼓
吴恭俭
作为京韵大鼓“少白派”的创始人,白凤鸣承先启后,走的是创新的艺术道路。
1908年,白凤鸣生于北京一个户部缮写员的家庭,父亲因为爱好说唱、杂耍误了公事被革除,成了大鼓艺人。他的从艺,一半由于爱好,一半为生活所迫。白凤鸣八岁随父学艺,何尝不也是这样!他十二岁,在前门外大栅栏的大观楼演出时,幸运降临到了他头上。没想到三五十人的听众里面竟有鼓界大王刘宝全,而且看中了他,当场收他作了徒弟。如果以为这就是日后白凤鸣对京韵大鼓作出贡献的唯一条件,那就错了。一个艺术家,如果自身缺少创造精神,任何好的客观条件,也可能反而成为他的桎梏。刘宝全发挥了这种说唱艺术的潜在功能,他创作改编了二十余段(回)曲目,使京韵大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京韵大鼓成熟的另一标志是风格流派的形成。和刘宝全同时的还有白云鹏、张小轩和崔子明,分别形成四大流派。白凤鸣没有在高峰面前望洋兴叹,也没有因为是鼓王的弟子而自我陶醉,被僵化的格局套住。他根据老师的要求,勤学苦练。他认识到,《子期听琴》里“骂过什么人”的“过”字,字音唱得不响不行;《李逵夺鱼》里的“打拳”的“拳”字,字音响而不美不行;《单刀会》里的“蚕眉皱”,脸上愠色不足不行;《关黄对刀》里的“把刀横”,“刀”的分量显轻不行。但是,这种学习不是刻意模仿,他是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正是这样,到了十七岁,他已掌握刘派京韵大鼓的真谛。
为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他离师去宁、汉、东北等地演唱。观众对艺术的要求永不满足,老师创造的那二十余段(回)确感不够了,要有创新才能适应听众的要求,也才能丰富它,发展它。经过研究,他增加了半音行腔;把从兄弟曲种和姊妹艺术中借鉴来的表现手段和技法熔于一炉,给人以丰富而又新鲜之感;得到白凤岩、葛振卿的赞助,他改制、创造曲目,把创新用音乐造型和语言形象凝聚下来,先后写定的共有二十余段(回),如《击鼓骂曹》、《红梅阁》、《野猪林》等,加上从老师刘宝全那里学的,路子就宽多了。在1930年以后,便有人竞相学习他的段子,如林红五、小彩舞(骆玉笙)等。白凤鸣的创造,使他的老师也深为叹服,在一次同台演出中,刘宝全要他“攒底”,鼓王也曾亲自演唱他的一些段子。白凤鸣到了三十岁,他的艺术便因独具特色而被公认为“少白派”,和京韵大鼓发展史上的其他四大流派相并列了。
白凤鸣的革新、创造,是和他善于吸取姐妹艺术的长处分不开的。诸宫调、大鼓、单弦、八角鼓等的源流变革,都成了他研究的课题。早年为了创作,他就曾钻研过《明史》、《建文外传》。解放后,他一有机会,就向人讨教外国声乐知识……。正是由于他不断开拓视野,使他的创新有了广阔天地。也正是这,才使他超越了一般的民间说唱艺人,而成为京韵大鼓史上乃至曲艺史上少数几个优秀人物中的一个。现在,这位京韵大鼓的艺术大师虽然逝世了,但他留下的艺术,却是永远值得我们赞美和同行们学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