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把社员利益时刻放心上——记静海县大邱庄大队党支部书记禹作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22
第2版()
专栏: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前进

把社员利益时刻放心上
——记静海县大邱庄大队党支部书记禹作敏
本报记者 余焕春 《天津日报》记者 王宗荫
生活里不可能没有是非,问题在于分清哪是对的,哪是错的,对的就坚持,错的就改正。无论大是大非,小是小非,分清了,就能服人心,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把工作做得更好。
这里,向读者介绍天津市静海县蔡公庄公社大邱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对待是非的态度和他的一些做法,可能有不同看法,但他取得了很大成效,因而受到本大队和周围群众的信任和尊敬。
最要紧的是吸取教训
他姓禹,名作敏,是一位勇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大邱庄穷的时候,人心背向,上百人嫌弃它,迁到外省外村去了。附近姑娘们说:“宁吃三年糠,不嫁大邱庄。”从1972年至1976年的五年间,全村有一百多到了结婚年龄的小伙子娶不上媳妇。禹作敏当时是大队党支部书记。他一片忠心,满腔热诚,紧紧抓住两条纲——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生产上“以粮为纲”。没有料到,这两条纲,“一条搞得人心慌,一条抓得穷叮当”。
直到粉碎“四人帮”,他才醒悟过来。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他一个人深夜跑到水库边徘徊、沉思,三天三夜没有睡着觉。他悔恨、惭愧,感到对不起二千八百众乡亲,把他们带上了一条穷困之路。
村里欢声过后,怨声四起。禹作敏召开了支委会,决定召开全村大会,亲自上台作检讨,作自我批评。他在会上说:“过去大邱庄是一人一把号,都吹我的调,我错了,一不怨支委,二不怨群众,就怨我自己没主意。”接着,他在大会上表示:“乡亲们信得过我的话,我还领着大伙干!”他诚恳的检讨,真挚的表示,得到乡亲们的谅解,怨声平息下去了。剩下的问题,就是看他如何重整旗鼓,振作精神,带领大家干了。
禹作敏和其他支部委员认为,最要紧的是从过去的错误中得出正确的经验教训。大邱庄的干部和群众,前些年辛勤劳动,汗水没有少流,气力没有少费,但是总也得不到应有的报偿。为什么?根子就在“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象这样一类事情,再也干不得了:
一个社员收工回来,割了一把马辫草,竟被当成“小生产”的典型,连续进行七个晚上的“路线分析”,搞得人人自危;
第七生产队种大白菜,因缺乏经验,多施了点化肥,把白菜烧坏了。大队把这事当作抓菜丢粮的“资本主义”倾向批判,弄得大家束手束脚;
市场上马辫草的价格是一角二分一斤,五队队长怕当“资本主义”典型,只卖一角一斤,党支部还批他们“光想发财”,只许卖五分一斤。社员们气愤地说:“这是拿大伙的钱买‘大寨风格’”;
有一户社员要结婚,不准备按大队统一规定的日子办喜事,竟遭到了大字报的围攻,只好到大队党支部作检讨,改按大队规定的日子办;
学小靳庄,全大队老至八十一,小至十六七,组成八百多人的文艺宣传队,掀起了“演戏”、“赛诗”的高潮,结果夏收一季,粮食就减产五十多万斤。
这样搞,人心哪能不慌?社员哪能不穷?这些愚蠢做法,是大邱庄沉痛的教训。拿禹作敏的话来说,这个教训已经“铭心镂骨”,错了一定要认错,坚决改。
要让社员越过越富裕
禹作敏深信,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一切都会改变过来。只要摆脱“左”的影响,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群众的积极性很快又会调动起来。
党中央召开了三中全会,真正的拨乱反正开始了。大邱庄从1979年开始,全面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农活质量很快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好几倍。过去种水稻育一亩秧只能插六七亩地。去年把八亩育秧任务,包给一名社员,合同规定:每亩稻秧插15亩地。这个社员接受承包任务后,苦心经营了五十多天,超额完成了合同任务。过去一辆手扶拖拉机拉石头按天计工,一天只拉一趟,合一立方米。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以后,最快的拖拉机手一天能拉四趟,合六方石头。社员们说:“实行责任制,群众的潜力估不透,土地的潜力挖不尽。”
过去,被当作“资本主义的路”“堵”死的多种经营和社员家庭副业,现在重新发展起来。1980年,大队生产油料十五万多斤,比1978年增产十三万多斤。社员家庭养猪一千五百多头,连同集体向国家交售肉猪总重量达37万斤。
1978年,大队还依靠原先办窑厂积累的十几万元资金,办起了冷轧带钢厂。由于产品质量高,服务态度好,厂子办得很兴旺。这一年,大队工副业的纯收入60万元,相当于1975年整个大队的全部毛收入。短短两年时间,大队农、副、工综合发展,集体收入增长很快,社员收入随着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80年,社员平均分配水平达到了465元,比1978年增加了298元。
大邱庄逐渐富起来,人们开始羡慕它了。原先背井离乡的人回来了,适龄青年都有了对象,1977年调到天津市一家工厂当干部的插队女知识青年石家明,1979年又重返大邱庄,她的父亲也同她一起来落户。有人风趣地说:“这就叫暖巢引得乳燕归。”
“过去,我们对社员的劳动,太不尊重了!对社员的温饱、苦乐和富裕,太不关心了!”禹作敏深深地责备自己。他感到,过去有许多该做的事,没有做,也没有条件做,因为生产没有搞好,太穷。现在政策对头,人心顺,经济有了好转,是做的时候了。他要求党支部对社员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红白喜事,一起抓起来。这两年,大邱庄出现好些新鲜事,办了不少集体福利事业。现在,医疗、照明、上学、米面加工、烧柴、用水都不要钱。大队还盖了5 20间、面积达一万六千多平方米的新瓦房,一大批社员有了新居。为了方便群众生活,大队还办了面包厂、果子房、浆子铺。清晨,社员提着保温瓶和篮子到大队办的饭馆买豆浆、面包和油条。午饭,人们想改善一下伙食,也可以到饭馆吃。
集体变富,社员生活越过越甜。从去年,大队党支部决定分期分批组织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农到北京游览。去年10月,第一批88名老农,最大的81岁,最小的65岁,由24名服务人员、二名医护人员照料、陪伴,分乘四辆出租轿车到了北京。81岁的老大娘禹徐氏回到家兴奋地说:“真是新社会好,集体好啊!”
扎扎实实做思想工作
大邱庄这两年生产发展比较快,但是旧的风俗习惯和某些落后意识还很严重,需要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道德风尚,建设精神文明。过去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后患无穷。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放松,在新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禹作敏也有一些新的想法。他说:有些思想问题,讲清道理就行了,但有些光讲道理不行,还要靠经济手段来保证。
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耐心、细致、以理服人,不能强迫命令,“上压下挤”,搞得群众口服心不服。农村计划生育的思想工作最难做了。育龄妇女一般都对结扎手术有顾虑,有的地方强行结扎,造成一部分人对计划生育的不满。禹作敏想:目的是节育,方法应该灵活,只要达到计划生育的目的,采取什么方法都行。他在安排大队1980年计划生育时,召集育龄社员开会,讲了计划生育重要性之后,让大家讨论怎么办好。有人当即表示:“只要不一律结扎,我们保证搞好计划生育,你就放心吧。”这话有代表性,禹作敏放心。事后,有人批评他不听话,没有对育龄妇女施行结扎。禹作敏说:“强行结扎,搞得人家骂娘,我这里没有人骂娘,又保证了计划生育。”年终一检查,全大队比计划少生了八个孩子。天津市政府为此给大邱庄颁发了一面计划生育奖旗。
做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和稀泥”,必须旗帜鲜明,批评表扬是非分清。大队办的冷轧带钢厂有个修理工,积极肯干,与大家合作,自己设计制造了一台龙门吊车,为大队节省了五万多元开支。为了表扬他的贡献,大队给了他物质奖励。而另一个汽车司机,因为服务不周到,有损大队工厂“一切为了用户需要”的经营思想,回厂后受到了停止工作三天的处罚。党支部从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明确了要坚持以下的原则:对老老实实、埋头苦干的人,决不能让他吃亏;对顺风打旗、光说不干的人,决不能让他们占便宜;对精明强干、心有路数的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对调皮捣蛋的人,要教育,也要采取经济手段,使他们慢慢转变过来。
经过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以上原则,伸张了正气,打击了邪气,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人心向上,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局面。
禹作敏认为,他们的工作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摸索过程中也出过差错,问题也还不少。我们介绍大邱庄这些作法,不是要其他地方机械地去学习,只是提倡这种勇于改错、勇于革新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