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我能听见你说话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22
第7版()
专栏:

“我能听见你说话了”
陈东
医生将人躯体的某个部件作移植手术,使患者重新恢复某一方面的功能,这是现代医学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关于心脏、肾脏、角膜的移植术,有过不少报道。但是对耳鼓膜移植术,知道的人还不多。
成功地实现这个大胆设想的是世界著名的比利时耳科医生、安特卫普大学耳鼻喉系主任让·马奎教授。这个精细的手术是通过一架40倍的显微镜进行的。医生只能在四分之一英寸宽、半英寸长、分布着三根细小的骨头(锤骨、砧骨和镫骨)的面积上动手术,需要全神贯注,万分小心。因为这三根骨头是人体上最小的骨骼,但它们掌管着把声音从耳鼓送进内耳的职责。如果医生的手术刀稍一碰到了其中任何一根细小的骨头,患者就等于听到一次最猛烈的爆炸声而导致终生耳聋。
手术要求医生极度谨慎地把患者已经破裂的耳鼓膜剥离开,用小镊子取出来,然后植入浸泡在药液里的象软塑料制的灰色细管。这种细管就是从某个死人耳中得到的一副完好的中耳,包括鼓膜和小骨。经过化学药液的浸泡,消除了组织中产生的排他性抗原。医生把圆形的鼓膜部分割下来,安装到患者的耳朵里。
对于先天或后天因病或其他原因致聋的不幸者来说,周围的世界是静悄悄的。当每个被治愈的患者出院时告诉马奎医生说:“我能听见你说话了”时,它表达了能够重新开始生活的人最由衷的喜悦。
现在全世界每100人中大约有15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觉缺陷,其中六人的中耳疾病是可以动手术治愈的。以前修复耳鼓通常是从耳朵上后部的颞颥肌外的皮膜割下一小圆块,覆盖在破损的鼓膜上。这种修补手术的不足之处是往往不能恢复原有的听力。
马奎医生的移植试验是从1963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做过几千例手术,成功率达80%以上。他著书立说并周游世界传授经验,现在欧洲和南北美洲各国、一部分中东和亚洲国家(例如印度)已较普遍地接受了马奎医生首创的耳鼓膜移植术。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零件”供应不足。许多国家由于宗教、法律和伦理的原因,不准从尸体上取走任何器官。一些没有这种限制的国家也因为没有建立官方的耳器官储备库而使耳科医生得不到他所需要的“零件”。另一个问题是做这种移植手术比旧式手术所需时间要长二、三倍,费用也较昂贵。所以耳聋患者现在仍多半去求助于旧式手术。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耳聋患者肯定会听到更多的好消息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