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决不忘记党旗下的誓言——记北京四中教师、共产党员丁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23
第3版()
专栏:

决不忘记党旗下的誓言
——记北京四中教师、共产党员丁榕
今年1月5日上午,从来不缺课不迟到的丁榕老师,意外地没有到校。“丁老师怎么了?”“丁老师病了?”北京四中初一四班学生都在焦急地等着班主任丁老师。他们终于打听到,老师遭到了巨大的不幸。
我们都是您的孩子
4日傍晚,丁榕六岁的独生子小町町,在自家门前玩耍,不幸被压在起重架下,停止了呼吸。丁榕悲痛欲绝。她结婚六年才生了这么个小宝贝。可是这位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共产党员,哪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分给自己的孩子。就连4日这个星期天,她也是上午辅导一个学生画画,下午走访一位前辈请教如何教学生学雷锋去了。在这万分悲痛之际,她几乎忘掉了一切,唯独没有忘掉四班的学生正面临着期末考试。
5日中午,丁榕出现在教室里。孩子们默默地坐在位子上,没等老师开口,一个个趴在桌上哭起来。丁榕强自镇定,叮咛大家:“同学们,期末考试快到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复习功课,千万别为我影响学习。你们都是我的好孩子。”
学生们在这几天里好象突然长大、懂事了。班里的工作他们努力做好,不让丁老师再操心。许多学生带着真挚的感情写纸条、写信塞到丁老师手里:“您失去了可爱的孩子,但我们51名学生都是您的孩子。”
“您要多保重身体,我一定不让您再为我操心了。”还有学生给丁榕送去一包葡萄糖,望她补养身体。家长们也纷纷写信或登门慰问丁榕。
这一切,给了丁榕战胜悲痛的力量。她说:“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他们鼓舞我从个人的不幸中挺立起来。”
我在四中采访的时候,丁榕老师与学生之间这种深厚情谊,使人深受鼓舞。我好象钉在椅子上,被面前一大堆的学生作文、日记、周记、书信深深地吸引住了:“丁老师,您教我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假如我当文学家,我要写丁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爱护,写丁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写丁老师看到我们进步时欣慰的笑。”
孩子们这样尊敬、亲近、热爱丁榕老师,正是她十八年从事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心血花在孩子们身上,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志气有本领的革命接班人的反映。
塑造美丽的灵魂
北京工艺美术学院附中毕业的丁榕,在学校里学会用画笔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河。走上工作岗位,她却尽心竭力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一代塑造美丽的灵魂。
中午,一名学生洋洋得意地嚷着跑进了教室:“太好了,卖冰棍的老太太多找我两角钱!”一些学生为此笑得前仰后合,他们笑这学生“傻”,拣了便宜还嚷嚷,笑这学生“暴露了秘密”。也有的学生皱起眉头。
早晨,教室的日光灯不亮了。班长找来了工具,爬上桌子,修好灯,又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但有的学生站在一边不但不帮忙,还这么吼叫:“快点!这儿还没擦哪!”
这些,丁榕看在眼里,总是为孩子们心灵中存在的疵点而不安:分不清是非,好占小便宜,不懂得关心人,长大怎么可能关心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呢?人民教师的职责,既要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更要培养他们有一个美丽的灵魂。一连几天,她探索着怎么纠正这些思想。光是简单地批评一通吗?不行。要启发,要诱导。丁榕为了使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懂得关心人,在她的发动下,一个发现好事和制止坏事的活动,在全班开展起来了。这是多么新鲜、多么诱人的活动啊!孩子们睁大眼睛观察周围,看谁做了好事,看谁制止了坏事,立即告诉老师,告诉班长,登记在专用的簿子上。这又是多么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呵!它从教育学生做好事不做坏事起,进一步促使学生去发现别人如何做好事,制止别人做坏事,使学生的品德得到了新的提高。经过丁榕这样富有独创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结果,孩子们遇事懂得想一想: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还是不对;逐步养成了关心集体,关心同学的习惯;逐步学会向别人的优点、长处学习,为别人的优点、长处高兴。一个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班风终于形成了:讲台上出现了一个新粉笔盒,里面留下一张不署名的字条,说明这是送给语文老师的。窗台上出现了一盆鲜花,也不知道是哪个学生为了美化教室送来的。
为开好班会而辛勤劳动
“立志成材,从一做起”的主题班会正在进行。
诗朗诵从教室里传出来:“我们迈着大步,跨进八十年代,祖国、人民都在召唤:‘青少年啊,赶上来!’是,我们,正在赶上来!”这是一个新颖别致的班会。学生们用诗抒发自己的志向、理想;用诗的语言介绍了专家、名人“从一做起”的感人故事;用诗的对话赞扬班上的先进学生。最后丁榕朗诵了自己的诗《请回答我的问题》,叙述了一个动人的寓言,要求大家以“从一做起”的实际行动,回答寓言提出的问题,要求大家把誓言变成行动。班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过去许多天了,学生们还眉飞色舞地追忆那动人的场景。
班会只开了一个多小时,可是丁榕准备这个班会却花了许多个日日夜夜。她说,最费脑筋的是如何使班会开得动人心弦,从内容到形式都引人入胜,让学生从中受到教益。她调查学生思想,了解他们对“立志成材”有什么想法,翻阅了许多资料报刊,听取学生、同事、朋友的意见,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主题定下来了,她又动手写诗、画画、编故事,常常熬到深夜。
上一个学期,她就组织了12次较大的这种活动。几乎每个思想教育活动,丁榕都这样煞费苦心,周密安排。开展学雷锋的活动,她独创地搞了一个“比一比谁选的雷锋的格言最适合自己?”的活动,这下大家阅读雷锋书的兴趣可浓了,有的学生看了两遍三遍,反复对比,最后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格言。他们把格言工整地写在书签上,随时用格言来要求自己。就这样,丁榕老师用日日夜夜的辛劳,换来了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的不断提高。
做学生的朋友
丁榕说,“要当好老师,就得先做学生的朋友。”
严冬的一天,雪花纷飞。“打雪仗罗!”学生们欣喜若狂。可是学校的门窗玻璃却因此受到威胁。丁榕把大家引到远离建筑物的大操场西北角,划出一块地方作“战场”,讲好,就在这一块打。孩子们玩得好开心噢!一方守,一方攻,真够勇猛顽强的。丁榕被孩子们包围了,雪球象长眼睛似地向她飞来。平时总是笑盈盈的她,这时开怀大笑了,终于和“战友”们一起冲出了包围圈。事后,有的学生是这样记述:“雪天中午”的“丁老师象孩子一样和我们在一起,我觉得她好象不是老师,是同学。”
丁榕在她孩子遭到不幸以前,每逢节假日,曾多次决心要带小町町好好玩玩了,可是总也没有兑现。去年“五一”节前夕,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找来:“丁老师,‘五一’和我们一块骑自行车去香山好吗?”去香山来回一百多里地,十二三岁的孩子骑车去,可真得要有点勇气。丁榕看着学生们一张张期待的脸,想着多少家长把自己最心爱的孩子交付给她那种真诚信任,她毅然把个人的事,甚至小町町的事,放在全班孩子的后头,她答应了。她给学生开了会,制定了纪律,作了周密安排,不会骑车的坐公共汽车去。清早五点,丁榕就率着这支自行车队出发了。她就是这样多次放弃自己一个孩子的欢乐,去换取更多孩子的欢乐!
丁榕几乎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在小学,她是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学生。在中学,她加入共青团时还没摘红领巾。走上工作岗位,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给自己定下座右铭:决不忘记在队旗、团旗、党旗下的誓言。入党就要把一生献给党的事业。誓言是严肃的,说了一定要做到。十八年来,誓言照耀着她前进的步伐,不论干什么工作,她总是满腔热情,全心全意。她常说:“人不会永葆青春,可是革命事业却是常在的。我要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本报记者 沈骊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