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小厂里的革新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23
第8版()
专栏:

小厂里的革新者
冯并
人们喜欢传统小食品,小食品的制作却被工艺革新家们忽略了。虽然作坊变成了工厂,相沿成习的手工劳动保留下来,赶到李宗苏1971年进厂的时候,似乎还没有大的改变。糟的是,他所去的朝阳食品厂条件还要差。除了甜腻腻的糖稀,要和猪头打交道。这和他童年电石火花的梦幻相去太远了。但小李还是尝到了乍一参加工作的新奇和喜悦,当伙伴们发表进厂观感时,他口里蹦出一句斯文得令人发笑的话:既来之,则安之。
这话与他太不相称了。他只有十七岁,瘦羸羸的。这话与环境也不那么和谐,但这话是发自肺腑的。于是,他安静地当起了料库保管员,又在安静的夜里为师傅们修理着半导体收音机……是没出息的随遇而安吗?不太象。果然,没有多久,他心底的热被一根电线导了出来。一天,车间的老师傅说:“小李,添煤的灶间缺盏灯。”
“电工呢?”
“只有一个,正在生病,其余的不是文盲就是‘电盲’。”老师傅说着搓起了手。小李犹豫片刻,操起工具跑去了。灶间的电灯亮了,他的心也似乎亮了。他看清了车间的各个角落:摇豆的、拌糖的、和馅的、打条的,师傅们干着好吃力呀!
他留心起来。制作丸子的“机器”爱掉链,能不能用拉簧和飞轮托住呢?试了试,果然灵。事情虽简单,尝到革新的滋味。从此,他找到了新的工作,先是学习车工、电工和机修,后来参加了厂里的技术革新组。他和老师傅们从安装排风扇干起,共同改革研制了切块机、打条机、皮糖机、和馅机、白玉酥糖机、劈猪头机、榨果酱机、半自动裁纸机等专用设备。有的机器很简陋,对于开始时不知图纸为何事的小李来讲,却是一种费力的创造。更何况,后来的机械革新牵涉到材料力学、液压传动、光电控制以及红外线的某些原理呢!
有趣的是,他搞起革新也是那么“既来之,则安之”。他钻进了书本,跑到各个工厂取“经”,捡“废”材料。干什么,都津津有味,坚持不懈。比如,劈猪头机搞着卡壳了,他没有罢手。星期日参观一家工业展览会,目光立时盯住了一台光电控制的万能缝纫机。他看呵看,直到人家要关门。回到家里,翻出自个所有的无线电器材,一下子干到天黑。妈妈端来了热饭,他胡乱地点着头,妈妈陈好了铺,他又摇着脑袋;妈妈啪地关了灯,不一会又亮了起来。机器的光控装置终于给他搞成了。妈妈又喜又嗔地说:“苏啊苏,什么时候生活上也有个数呢!”
转眼间进入了八十年代。国家政治生活的可喜变化,激发了他童年时的电石火花。在党支部的支持下,他和师傅们又去改革老的“明火熬糖”设备。新的皮糖电炉可以旋转,可以调温,可以防止煤气尘埃落入食品。试制几经波折,费去了四个多月,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依然在忙碌。初秋的深夜里,知了在窗外叫,家人的鼾息在耳边响。他和师傅们奋战了几个通宵,多想去睡一个痛快觉啊,可是,目光离开了保温用的硅酸铝纤维,却盯向了一叠纸。哦,是另一种恒温电炉的草图。那是用在酥糖生产上的,温度不能高也不能低,要象热水瓶一样,把热量蓄积在炉腔里。那么,怎样才能保持恒温呢……
我见到小李的时候,调温电炉已经运转了八个月。我向他核实每项革新的准确时间,他却有些作难:“我的记性不好。要讲失败,那倒记着。1977年想着桔子糖生产流水线,搞出来的却是单机,让人心里放不下。”
“现在又想去搞吗?”
“怎么说呢,厂子越小,干头就越大呀!”
“好极了!”我准备告辞的时候,突然想起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要干那么多的活,你一定不太喜欢玩吧。”
“谁说呢,钓鱼打鸟我都喜欢过,遇着谁打乒乓,手心也直发痒,只是,不希望咱这一行成为四化中的‘体育’项目。”说着,他活跃起来,做了个漂亮的削球动作,而那细长的眼睛里也闪出青年人争强好胜的光。
我惊奇了,却又陷入了沉思。啊,那“既来之,则安之”的里面,还有些深深的什么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