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丹东市采取多种渠道安置待业青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6-27
第4版()
专栏:

丹东市采取多种渠道安置待业青年
本报讯 辽宁省丹东市把劳动就业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两年来采取多种渠道,安置待业青年和其他待业人员12.8万人。
丹东市城镇待业人员安置得较快、较好,主要是因为各方面协作,为就业广开了门路:
一、增加消费品生产。这个市是一个以轻纺为主的轻工业城市。他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经济调整中,狠抓老企业的挖革改,大力发展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去年一年,通过这一途径安置了14,000人。
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市二轻系统1980年发展服装、抽纱刺绣、工艺美术、木器、家用电器、塑料、皮革加工等,共安置了五千四百多名待业青年,其中仅从事服装和“三绣”(抽绣、刺绣、镶拼绣)的就有一千多人。去年丹东市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轻工业出口产品收购额的51%。
三、按专业化协作的原则,举办各种合营、联营企业。丹东市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按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企业的改组联合,已建立起87个联合企业,参加联办的有187个单位。通过企业与企业、全民与集体、重工与轻工等联合举办厂点发展消费品生产,安置了一批待业人员。
四、开展综合利用。这个市重视利用“三废”资源和工矿企业的边角余料进行综合利用,为待业人员开辟就业门路。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丹东地区已有28个工厂开展了39项综合利用,回收了33种产品和原料,一年可创造价值980万元,实现利润320万元,既达到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目的,又为待业青年提供了就业途径。
五、增加生产班次。这个市在发展日用消费品的生产中,充分发挥企业的设备能力,挖掘就业潜力。去年全市有51个企业实行“四班三运转”,多安置了六千一百多人就业。
六、大力发展商业、饮食业、服务业。这个市采取有力措施,在巩固和发展国营商业的同时,发动各系统、各行业及区街积极兴办集体和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网点。1980年全市增加了二百多个集体网点,安置了五千多名待业青年。个体从业人员已达一千六百多人。
七、积极兴办劳动服务事业。这个市到1980年末已成立四个市、区劳动服务公司,21个劳动服务站。这些公司和站,本着拾遗补缺的原则,建立了152个生产服务厂点,安置待业青年二千五百多人,同时,还组织了一千多名待业青年从事临时性的劳务活动。
另外,这个市为提高劳动后备力量的政治和技术素质,去年全市举办了15所技工学校、9所职业中学、57个专业技术培训班,有七千五百多人参加学习。
唐铁汉 肖长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