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在福州举行首届学术讨论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06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在福州举行首届学术讨论会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的首届学术讨论会,最近在福州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一百余人。
讨论会以研究《资本论》第二卷为中心,着重讨论了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讨论中有人提出,为了搞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应该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内部划分副类的思想,把第Ⅰ部类内部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两个副类,还可以划分为生产劳动对象和生产劳动资料两个副类;第Ⅱ部类内部也可以划分为生产生存资料、生产发展资料和生产享受资料三个副类,还可以分为生产个人消费资料和生产集体消费资料两个副类。关于如何区分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问题,讨论中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靠生产要素量的增加而扩大生产规模,是外延扩大再生产,靠生产要素质的提高而扩大生产规模,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另一种意见认为依靠增加投资、增加劳动量和扩大生产场所三者之一而扩大生产规模,就是外延扩大再生产,而依靠劳动效率的提高或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两者之一而扩大生产规模,就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再一种意见认为,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依靠投资、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果同比例增长达到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内涵扩大再生产则是在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依靠提高劳动效率和采用先进技术而达到生产规模的扩大。纯粹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或纯粹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一种抽象,实际经济生活中两者是交叉的。因此,新建、扩建企业基本属于外延扩大再生产,但也包含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因素;现有企业的挖潜、革新、改造,基本属于内涵扩大再生产,但也包含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因素。
会上,还讨论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否提出过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发展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在分析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公式时,假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两大部类增长速度是平衡的,并没有提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发展的问题。另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已有明确的论述,这正是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且马克思还说过,为了扩大再生产,要多为第Ⅰ部类制造生产资料,可见已经有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发展的思想。有人提出要用“较快增长”代替“优先发展”。因为“较快增长”表明一种客观趋势,是以消费资料生产的相应增长为条件的,而“优先发展”是带有主观意图,容易产生脱离消费资料生产相应增长的偏向。讨论中还谈到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是不是扩大再生产规律的问题。有的人根据把积累率高低的变化和确定两大部类积累率先后顺序的变化引入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公式,得出有时生产资料生产增长较快、有时则消费资料生产增长较快的多种结果。他们认为不应把问题绝对化和片面化。(高思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