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作家要自觉地到群众中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06
第8版()
专栏:

作家要自觉地到群众中去
燕文
作家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方面给作家以很高的荣誉,另一方面也向作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家,包括一切文艺工作者,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就应该自觉地到人民群众中去。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
毛泽东同志曾经号召文艺工作者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他指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素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都深刻地阐明了作家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的重要意义。
作家要自觉地到群众中去,这是生活本身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革命的文艺是人民的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者割断这种联系,他的艺术的生命就会枯竭。在我国的文艺发展史上,许多作家之所以能成为人民的代言人,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粉碎“四人帮”以后,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写出反映人民的情绪、愿望、理想、要求的作品,是因为他们同人民息息相通,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今天,我们进入了四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样要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到群众中去,熟悉群众的生活,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胡耀邦同志把我们的四化建设比喻为登泰山。当前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通往泰山的最高峰的艰难的道路上前进。如果我们的作家不跟随人民群众的队伍通过中天门,爬过三个“十八盘”,怎么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出人民群众向“玉皇顶”挺进的艰巨伟大历程呢?我们的作家只有同群众一起前进,才能真正成为新时期的群众的代言人。
有人说,“作家到群众中去会影响自己的灵感,破坏创作的风格。”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灵感不是无缘无故的心血来潮,也不是“神来附体”的神秘的东西。它是作家有了深厚的生活积累,在某种情况下受到触发,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一种写作时左右逢源、挥洒自如的现象。没有人民的生活作基础,灵感从哪里来呢?创作需要到群众中去,作品产生以后,也应该拿到群众中去吸取养料,听取群众的意见。人民群众是文艺作品的权威评定者。作品问世以后,拿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意见,根据群众的意见进行加工修改,使它精益求精,形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这不是很好吗?延安时期,我们的许多作家正是这样做的。今天,我们也要发扬这种精神。作家要走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到群众中去,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去,汲取营养,听取意见,这对繁荣我们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是大有好处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