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正确认识流通的作用 大力兴办商业服务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08
第1版()
专栏:社论

正确认识流通的作用 大力兴办商业服务业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战线肃清“左”的思想影响,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已为越来越多的同志所认识。近年来,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我们采取截长补短的方针,一方面努力压缩基本建设战线,适当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在增加钢材品种、提高质量的前提下调整了钢铁工业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着重发展轻纺工业,生产了大批质量好的日用消费品,产品不对路的毛病有所克服。但是,有了发展生产的正确方向,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实现了。生产和消费紧密相连,毕竟又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只有通过流通这座桥梁,才能相互沟通,生产目的才能最终实现。
在实现生产目的的过程中,我国商业服务业的现状是很不适应的。1952年到1979年的二十多年中,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加了5.33倍,而商业网点(指商业部所属的国营商业以及城市的集体和个体商业网点)却由1957年的101万个,下降到1979年的28万个,减少了73%。服务业的情况大致相同。以上海市为例,1957年到1979年,各类服务网点平均减少80%左右。类似情况,全国皆然。党的三中全会之后,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并有相当发展,可是,流通领域中的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村向城市提供了比较多的农副产品,城市却因为缺少饮食网点,无法把更多的鱼、肉、禽、蛋烹制成佳肴,以飨顾客;纺织厂有较大幅度的增产,群众却因为缺少裁缝店,苦于无处做衣服;农村社员增加了收入,添置了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但是没有地方维修这些消费品。吃饭难、做衣难、修理难、买菜难、交通难的呼声颇高。凡此种种,能说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了吗?
社会主义流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在理论上认识得不清,在实践中做得很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重视生产,轻视流通。旧中国,以农为本,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形成了重农轻商的传统观念;解放后,我们注意发展工业,却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形成了重工轻商的思想。应当说,轻视流通,甚至歧视流通,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正因为这样,我们对流通领域中的问题注意得很不够,以为生产就是一切,产品生产出来任务就算完成了。搞工业的同志,相当多的人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生产;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否在市场上卖掉,消费者是否满意,则可以不闻不问。长期以来,流通被看作只是沟通各个生产环节的媒介,而不是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受其影响,工业生产什么,商业就收购什么;生产多少,就收购多少,而不问产品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马恩选集》第二卷,第94页)由于生产目的性不明,人为地把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割断了,使得市场上受欢迎的消费品越来越供不应求,品种越来越单调,服务范围越来越狭窄。一些企业的生产指标虽然保住了,人民生活却没有相应地得到改善。
第二,在“左”的指导思想下,人为地堵塞甚至破坏了流通渠道。十年动乱中,林彪、
“四人帮”鼓吹过一个风行一时的口号:“服务得好会出修正主义”。按照他们的逻辑,开商店、饭馆,搞好经营、服务,都在打倒之列。为了实现所谓不出修正主义的“政治”目的,流通领域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提倡为人民服务,许多深为群众喜爱的经营项目、服务内容被强行取缔。林彪、“四人帮”搞的这一套极左的东西,是长时期来左倾思想的恶性发展。1958年,我们曾经幻想在一个早晨把中国改造成为一个纯而又纯的全民所有制国家。陈伯达之流甚至主张取缔商品,搞共产主义供给制。这种反动观点虽然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批判,但忽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余毒并未肃清。由于在流通领域大拆大并集体所有制商业服务业网点,大砍大除个体商贩,搞成了一个国营商业服务业独家经营的局面,使得流通渠道越来越窄,网点越来越少,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尝够了苦头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不认清社会主义流通的重要作用,国计民生就会蒙受巨大的不幸。
社会主义的流通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陈云同志在1956年说过:“商业工作天天同人民群众打交道,管吃、穿、用,管油、盐、柴、米。不要看不起这些,这是人民的大事。我们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流通的作用,必须引起全党的重视,不仅从事商业服务业的人要重视,搞生产的人也要重视,全社会的人都要重视。流通问题、市场问题是同生产和消费密切联系着的,市场反映出来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整个经济工作的综合反映,反映我们的经济事业是否在健康地发展。
为了搞好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满足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国营商业应发挥主体作用,要减少流转环节,增加批发网点,改进经营管理,认真贯彻为生产、为零售服务的方针。当前要大力兴办商业服务业网点,扩大服务项目,丰富经营内容,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那些靠群众集体或个体筹资、经营的网点,具有经营灵活、服务周到的优点,又不需要国家花钱投资,更应大力提倡。这项工作搞好了,不仅有利生产,方便群众,能回笼货币,还可以安排大批待业人员就业。各级领导部门应该积极支持他们,在货源分配上、经营场所上、政治待遇上照顾他们的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