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北京椿树街的群众办起服装加工合作社 集中收活分散加工缓和了“做衣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08
第2版()
专栏:

北京椿树街的群众办起服装加工合作社
集中收活分散加工缓和了“做衣难”
本报讯 记者赵连宏报道:最近,北京市宣武区椿树街联社办起了一个集体所有制的服装加工合作社,同时,街道所属的三个服装厂也各自开办了零活加工门市部,使附近居民做衣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近几年,北京群众做衣难已成了老问题,尽管各方面不断呼吁,但是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越来越困难。据调查,宣武区椿树街道有95条街巷,五万九千多居民,只有几个服装加工门市部。群众做衣服要跑很远的路,还要等上五六十天才能取活。今年4月份,市委领导同志亲自到椿树街道搞调查,希望街联社能为解决做衣难作出贡献,并和街联社的同志一道研究了经营形式和分配办法,帮助解决技术力量、场地、价格等问题。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组织起四十多名有一定的裁剪缝纫技术的退休职工、居民和待业青年,根据自愿结合、自负盈亏、按劳分红、民主管理的原则组成服装加工合作社。门市部实行集中收活,统一裁剪,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技术水平,分散到三十多户进行加工。由于一般社员家里都有缝纫机,合作社用不着购置大量的设备,也解决了场地问题。
这个服装加工合作社,服务灵活,交活迅速,保证质量,收费合理。开业一个多月来,顾客盈门,平均每天接活五六十件。这个合作社不但能承做服装,而且还承做一些国营门市部不接收的零活。门市部开张后,有个老人一次就拿去三件衬衣修理,他们当时就动手把破旧的领子翻好,把袖口修补好,那位老人很受感动。
为了充分调动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街联社实行纯利九成归个人的办法。据统计,合作社社员平均每月一般能收入五六十元。有一位老太太一个月收入六十多元,每天还不耽误给家里做饭。
(附图片)
北京椿树街服装加工合作社老师傅检查成衣质量。 新华社记者
张树源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