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让赣江上下千帆竞发——加速恢复和开发江西水运浅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08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让赣江上下千帆竞发
——加速恢复和开发江西水运浅析
内河运输,价格低廉,运量大,消耗燃料少,历来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江西原有河流527条,总长18,400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是我国十个优水省之一。赣江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水系的重要支流。滔滔赣江水,滚滚奔流,一泻千里。这条几千年来的水上通道,两岸腹地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一直是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它以抚河、信江、修水等水系为支干,分布两侧如扇形伸展75个县市,纵横交错,与广大农村、山区、城镇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天然的水运网,汇集鄱阳湖,注入长江。如果今后实现赣粤运河规划的开发,则可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五百至千吨级船队可从广州穿赣江沿京杭运河直达首都北京,经济价值可观,战备意义深远,是江西四化建设的潜在财富。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江西省于1950年成立了航运机构。当时对“地处深山豁谷,两岸悬壁淋漓,河床石柱四起,航道暗礁林立”,以险情著称的赣江十八滩首先进行了整治,大大地改善了通航条件。到1960年,全省通航里程由解放初期的5,398公里,延伸到11,396公里,增加一倍;载货船舶吨位曾达二十四万多吨,也增加一倍;年货运量曾达一千五百多万吨,占全省交通总运量的一半以上,并以每三年增长一倍的速度向前发展,比解放初期增加17倍。在那五十年代的日子里,赣江上下千帆竞发,鄱阳湖上百舸争流,好一派运输繁忙景象。人们常说:五十年代的江西水运是“黄金时代”。
但是,五十年代后的二十年来,水运建设缓慢,通航里程急剧下降,到现在已缩短一半,只有5,609公里了,基本上回到解放初期的水平。五十年代不通航的县只有两个,现增加到13个。三百多公里长的抚河,原来四季通航,洪水时期还可通过轮驳船队,年货运量曾达上百万吨。现在已被拦腰斩断。船民说:昔日抚河千帆过,如今成了“戈壁滩”。在全省货运总量比重中,1955年水运占52.7%,1979年已下降到只占20.6%,每万元工农业产值的水运量也由22.2吨下降到6.1吨。
为什么江西的水运处于停滞、萎缩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往往比较重视铁路、公路的运输作用,忽视水运的综合经济效益。人们对水运速度慢,直接提供上交利润少等弱点看得较多,对水运具有量大价廉等优点看得较少。其实,只要通过算帐,情况却不是这样。以江西水运部门三十年来完成的二亿多吨,二百七十多亿吨公里的生产量为例,如果由汽车去承担,相比之下,为国家节省汽油一百五十多万吨和节约流通费用二十七亿多元。从微观经济上看,水运部门直接提供上交利润少,但从宏观经济来看,其价值却很可观。正因为过去未看这方面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设上存在重陆运、轻水运的倾向。以三十年来的投资为例,全省交通投资,铁路占51.8%,公路占34.2%,水路只占14%;在水路投资中,作为水运的基础——航道又只占23.5%。
江西水运由于开发建设和积极利用不够,相当于铁路4.3倍的通航线路,货运量只占铁路的69.2%,其货运密度只及铁路的十一分之一,这是对自然资源的很大浪费。水运优于其它运输业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是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再生产和具有综合经济效益的一种运输方式,比起发展铁路、公路运输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为此,有必要给予新的认识和估价。今后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不能只重水利水电,轻水运。江西到1979年止,全省建拦河闸坝共378处,其中直接影响通航的就有115座。应有计划地对碍航闸坝进行技术处理,恢复通航。在工业布局上,应重视近河建厂。江西建国以来新建国营工业企业约三千个,但近河建厂的不多。南昌地区,近河建厂的不到10%。尤其是一些大中型钢铁、化工、机械等重工业几乎都未近河建厂。这种情况应引起今后建设中的重视。在投资分配上,国家应根据财力的可能,逐步弥补过去的部分欠账,当前重点应放在航道和港口上,提高通航标准和装卸能力。
加强和改善水运企业管理,是挖掘水运潜力,发挥水运优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要看到,无论是与毗邻的浙江,还是与一水相连的江苏比,江西的水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发挥得不如他们好。以1979年江西省属内河轮驳船为例,浙江和江苏,客货综合运输单位成本分别比江西低44.7%和42.1%;每千吨公里耗柴油分别比江西低36.6%和46.6%。当然,浙苏两省的现有水运条件优于江西,这是客观事实,但企业管理也是重要方面。江西应在改进消耗定额、经济核算、奖励办法、船舶运行组织等各项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不能“只看吨公里,不问船效率”,改进只看量不抓质的管理方法。
发展水运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困难也多。但它在现代交通运输业中,对于节约能源,降低物资流通费用,承担大批量大重件的物资运输,成效显著。我们应该为发展水运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达到最佳的运输经济效果。
万里云 李红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