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试行“利润包干”转亏为盈 重吃“大锅饭”又由盈变亏 寿县国营聚鸿盛酒馆的经历发人深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11
第4版()
专栏:

试行“利润包干”转亏为盈 重吃“大锅饭”又由盈变亏
寿县国营聚鸿盛酒馆的经历发人深思
试行“利润包干”转亏为盈,重吃“大锅饭”又由盈变亏——这是何等鲜明而又生动的对比!这件事雄辩地说明:商业服务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是扭亏为盈的一副灵丹妙药。 ——编者
本报讯 据《安徽日报》报道:安徽省寿县国营聚鸿盛酒馆,去年试行“利润包干、超额分成”,转亏为盈,国家多收、企业多留、个人多得;今年初在上无支持,下有压力的情况下,停了“小锅灶”,再吃“大锅饭”,企业走了回头路,又由盈变亏。
这家酒馆有职工50人,去年1至8月份企业亏损一千七百多元。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他们从去年9月份试行“利润包干,超额分成”,规定每月向公司包干上交利润500元,超利润部分酒馆留四成,职工提六成。这个办法试行后,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扩大了服务项目,增加了经营品种,延长了营业时间,改善了服务态度,企业转亏为盈。9至12月份完成上交利润任务2,000元,超额利润3,747元,企业提留1,420元,职工分成2,327元,平均每人每月分得11元,最高达22元。但是,这个对国家、企业、职工都有利的办法,在今年初夭折了,酒店重新吃起“大锅饭”,结果又转盈为亏,第一季度亏损一千余元。他们为什么停止试行“利润包干,超额分成”的办法呢?原因有二:一是得不到支持。聚鸿盛酒馆试行利润包干原是经县财办同意、县商业局抓点搞的。当企业转亏为盈,职工拿到提成款后,却遭到一些人的责难,有的说钱拿多了,有的说这样搞乱了套。在这种情况下,县商业局领导犹豫动摇了。今年初,酒馆负责人多次请示商业局,问利润包干的办法对不对?该不该搞下去?局里不敢表态。他们向公司汇报,公司领导看得不到上边支持,也没底了。二是职工超额分成,不能及时兑现。报批方案手续繁,时间长,要经过几个部门,很长时间批不下来。基层同志感慨地说:“过去企业亏损,职工照样拿工资,大家平安无事;现在‘三者’都得益了,反招来许多麻烦,层层有卡,步步有禁,硬逼着你吃‘大锅饭’。”由于走了回头路,酒馆职工之间有意见,三位负责人有了矛盾,相互埋怨,结果调走两人,企业管理混乱,月月亏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