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燕山脚下的“花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12
第2版()
专栏:

燕山脚下的“花朵”
迁西县重视小城镇建设,农村经济日趋繁荣,文化生活丰富多采,科学技术逐步发展,农民安居乐业
河北省迁西县的各个小城镇,如今显得格外繁荣兴盛,镇镇都有自己新开办的工厂,除国营商店外,集体商业、服务、饮食业网点日益增多。每逢集市,各镇的街道上摆满种类繁多的传统手工业品和各色各样的土特产品。各种文化活动场所的节目,丰富多采;崭新的楼房、瓦舍,栉比鳞次;宽敞整洁的街道上,人群川流不息,呈现着一幅幅农村繁荣兴旺的图景。
迁西县位于燕山东麓的深山区,是唐山地区最偏僻的一个县,抗日战争时期是革命的老根据地,日本帝国主义者曾在这里制造大片“无人区”,人烟稀少,经济萧条。“古来迁西夜无声,只有鸟叫和虫鸣。”这是对过去城镇凄凉景象的描写。建国以后,农村经济虽然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后来,由于受到“左”的影响,在一个时期对农村经济卡得太死。多年来,农村城镇建设发展很慢。
党的三中全会后,迁西县小城镇开始欣欣向荣,百里山区焕发了生机。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迁西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就小城镇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摸底,听取城镇居民的意见,分析全县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使他们认识到:过去忽视农村城镇建设是多年来经济工作中的一大损失。要搞活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生产,不断改善满足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必须把农村小城镇建设好,使之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县委、县政府把建设小城镇放在与发展生产等同的位置上,定期研究,定期检查,不断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这个县根据调查情况,对小城镇建设作出具体规划,并绘制了规划图。城镇建设规划本着既美化镇容,又省工、省地、省资金的原则,把区域性的联合建筑纳入规划之中,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标准建设。例如,兴城镇需要建一个新华书店,但资金不足,而在同一区域里的电影院需要建一批办公室和宿舍,征地又很难。县有关领导部门组织两个单位联合起来,合建一座高标准的楼房。这样一来,资金足了,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省了地皮,建设速度也加快了。建设小城镇主要根据当地地理资源条件、发展历史和原有基础,努力把各小城镇建设得各有特色。三屯营镇农民历史上有酿醋的传统,曾在长城内外和周围十几个县驰名,“文化大革命”中,这项传统副业几乎断产。近两年,三屯营镇又恢复了酿醋,酿醋厂的职工虚心学习农民的传统酿醋技术,酿出了质好味佳的醋;同时,还鼓励农民自己酿醋。现在,三屯营产的香醋,又行销长城内外了。
迁西县小城镇建设不断发展,对发展农村经济显示出很大的作用。
小城镇的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力得到安排。在各个小镇上先后兴办的十几家集体所有制的工业企业,安排了城镇待业青年四百多人,还从农村招收剩余劳动力二千多人。近两年来,各城镇新开业的社队两级工副业项目达八百多个,容纳劳动力九千七百多人。新集镇共有十四个生产队,五百多户,他们先后发展起机砖厂,筛子厂,白铁社等二十多项工副业,安排了二百多人,年收入达三十多万元。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全县的经济日趋活跃起来,它真正成了联结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纽带,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的桥梁。各镇建起了集市,五天一次集,大量的农副产品得到广泛的交流。1980年,全县多种经营总额达到二千多万元,占全县总收入的50%。上营镇是这个县中最为偏僻的地方,附近的四个公社过去一直处于十分落后状态。上营镇发展建设以后,这个“憋死葫芦弯死蛇”的地方顿时活跃起来。他们在镇南的一座石山上开通了一条公路,班车、货车直接通进了山沟里,运来各种工业产品,发展了商业网点,当地生产的木材、板栗、药材、蘑菇、兽皮等土特产品能够适时运往全国各地。
小城镇建设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发展了山区的科教事业。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好转,农民对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的要求日益迫切。现在,迁西六个重点城镇上,都有了高级中学,各个小城镇分别兴办了初中和小学,开设了农技推广站、卫生院、广播站、图书馆、电影院和照像馆。兴城镇修建了一座一千二百多坐席的电影院和三层楼房的文化馆。劳动一天的农民,到了晚上可以舒心地看看电影,欣赏各种文艺节目,或下下棋、打打球,或读书看报。农民对这些文化场所很感兴趣,视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精神食粮”。随着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近两年,迁西县农民还兴起了养花的风气。三屯营镇1,200户,户户花盛开,香满院。农民说:“请到镇里来,看看我们院里盛开的花朵吧;这是我们开始安居乐业的一个标志。”
本报通讯员 刘永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