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进步·差距·希望——中国青年杯足球赛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13
第7版()
专栏:

进步·差距·希望
——中国青年杯足球赛侧记
中国11支青年足球劲旅和意大利、罗马尼亚、日本、泰国、香港的青年足球队齐集上海,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激烈角逐。
参加这次比赛的各路中国健儿,都是全国青年足球运动中的佼佼者,因此被公认为中国足球的希望。应邀参加比赛的客队,又代表着欧亚不同流派和风格各异的足球技术及打法。因此上海的广大足球爱好者早就翘首以待,盼望着足球赛的开场。战幕拉开,上海队首战告捷,战胜了欧洲强队罗马尼亚,轰动了上海滩,也引起广大球迷对我国足球小将的莫大期待和关注。正如一位我国足坛前辈所说,在未来五年,中国足球有没有希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希望全在这些人中。
为了对我国这些希望队的水平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记者结合临场观战,走访了罗、意、日、泰、港队的领队和教练。他们认为,从这些天的比赛来看,中国青年足球的水平,比之1978年中国青年杯赛时有了长足的进步。多数队队形整齐,进攻颇有章法,球路清楚,个人技术战术水平也有相当提高,并各有其突出的队员,或长于进攻突破,或长于带球过人。多数守门员表现不凡。他们判断正确,身手矫捷,弹跳好,敢于虎口夺羊,化险为夷。
这批未来中国足球运动的接班人,确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敢于向强手挑战,努力打出自己的水平。例如,上海队对罗队一仗,就是一场硬仗。罗队是欧洲青年锦标赛第五名,其中八人是参加今年世界杯青年足球赛的主力。赛前人们都认为上海队凶多吉少,因为他们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奔跑速度和临战经验,都逊于罗队。但结果上海队却以1∶0险胜。究其因,上海队固然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上海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术、战术水平,尤其是上半时运用战术成功,攻守有章法,配合默契,长短结合,快慢有度。可惜下半时却打得被动,毫无建树,不然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战果。尽管这样,客队教练们还是高度评价了上海队。
从几天的比赛来看,正如客队教练们一致公认的那样,中国足球是大有希望的。港队教练在同记者交谈中,既赞扬了中国青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同时又指出中国青年足球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定要解决一个足球意识的问题。
此外既要发挥中国运动员灵活和反应快的特点,又要认准并适应世界足球的潮流。现在各主要省队的教练,多数是原国家队员,因此各队在打法上、战术的运用上大体相同,真正在技术战术上创新还不多。各队要勇于创新。如果为了保成绩而墨守成规,一味求稳,那是目光短浅的做法。看来这些意见是中肯的。
客队教练还认为,一些中国青年足球运动员的个人技术已比较出色,但是集体配合仍嫌不足。一位客队教练说,足球是整体运动。各中国队由于中场乏人,缺少善于组织进攻或防守的自由中卫这样的核心人物,因此很难使全局调动自如。
在第一阶段的比赛中,一些中国队还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上半时生龙活虎,攻得上,收得回,下半时却判若两队,拚不上,跑不动。中外教练都认为,这说明中国青年足球运动员的体力还欠缺。这也反映出训练水平的问题。
外国教练还认为,中国青年足球队员的临门一脚,仍是个普遍性问题。最明显的例子是北京队对日本队一战,北京队前后有五六次成功的突破,却都一无建树。客队教练还认为,中国队员缺乏国际比赛经验,这妨碍了足球意识水平的提高。罗队教练说,如果你们要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我给你们开一个方子:走出去,请进来。同国际先进水平比,中国青年足球还有差距。但是客队教练们都认为,中国青年足球是有基础的,很难说同欧洲水平相差多少年。重要的是让青年足球队员多参加国际比赛,博采诸家之长,补己之短;其次教练员的水平也要不断提高。发挥运动员内在的主动性和独创性。那么中国足球水平一定会很快提高,并有希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王士芳 郭伟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