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这着棋走活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18
第2版()
专栏:

“这着棋走活了”
湖南省桃江县三堂街公社在改变劳力结构上作文章,促进了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打开了五业兴旺的新局面
地处资水之滨的桃江县三堂街公社,从1980年开始改变劳动力结构,把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从1979年占全社总劳力的三分之二缩减到三分之一;投放到多种经营上的劳动力比例,则相对地上升到三分之二。群众反映:这着棋走活了,打开了五业兴旺的新局面。去年,尽管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社粮食总产和单产仍然创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多种经营的大幅度增长,使全社总收入由1979年的一百六十八万多元增加到二百三十五万多元,增长40%。人均分配收入由80.7元增加到134元。
牵住由穷变富的“牛鼻子”
在三堂街公社礼堂里,挂着一幅标语:“使农民由穷变富,建设富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才能由穷变富呢?公社党委从七里村大队夹山口生产队试点的实践中,发现了改变劳动力布局与调整农业内部经济结构,与农民由穷变富之间的内在联系。夹山口是个田土较少、山林资源丰富的生产队。1979年春,公社负责同志到这里蹲点,同生产队的干部一起,研究试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全队65个评级劳动力,分成九个专业组:水稻组14人,承包97亩水稻;旱土组三人,承包十亩生姜和红薯;其余占总劳力73%以上的劳动力,分别安排在六个篾席组和一个木工组,联产到劳、到户。这年与1978年比较,粮食总产量增长12.4%,多种经营收入增长一倍,人均分配收入增长80.5%。农业内部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多种经营收入的比重显著增长。
夹山口生产队的经验说明,实事求是地改变劳动力结构,就能牵住由穷变富的“牛鼻子”。过去,在“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拚命把劳动力往大田里赶。在这个三分田土七分山林的公社,1979年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还占总劳动力的70%以上。平均每个劳动力只耕种两亩多地,浪费劳动力的现象十分严重。多年来,工分日值都在三四角钱左右徘徊,人均分配收入最低的一年只有40元,群众年年过着“稻谷加稻草,红薯加辣椒”的日子,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成了空洞的口号。
公社党委通过由点到面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了,1980年,在全社范围内推广了夹山口的经验,把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由1979年的三千五百多人减少到一千八百多人;多种经营的劳动力则由一千八百多人增加到三千六百多人。这样就使长期存在的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现象有了根本的改变。
消除了人们的疑虑
有人担心:“从粮田里抽走那么多劳动力,粮食产量掉下来怎么办?”有人甚至指责:“田里的劳动力减少那么多,还象个办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样子吗?”上级机关下来检查生产的同志看到七里村大队下田的人少了,很不满意,批评他们“劳动力集中不起来”,“搞的冷冷清清”。
然而,三堂街公社党委决定继续按原方案,积极改变劳动力布局。因为他们算过细账:解放前地主雇长工,一个劳动力要种25亩田,只有农忙时增加少量零工和月工。当然,那是一季稻,耕作也粗放。现在,改种双季稻,耕作质量高了,但是,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生产条件也大大改善了。按照精耕细作的要求,平均每亩水稻只需要投放65个至70个工日,而平均每个全劳力一年实际上可作350个工日,折算起来,一个全劳力可耕种五六亩田。全社9,700亩水田,630亩旱土,用一千八百多个全劳力来耕种就足够了。
根据这个标准,他们固定了种植水稻和旱粮的专业劳力。另外,承包合同还明确规定,从事多种经营的劳力,每人每年都要担负30至50个工日的农忙季节工,参加春插、“双抢”、秋收秋种,做到不误农时。水稻组的成员,贵精不贵多,都是从社员中挑选出来的作田里手,个个都能“扶犁掌耙,抛粮下种,割禾插田”。有了这样一支水稻专业队伍,加上用合同形式固定下来的季节工,对于继续抓紧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从社队干部到社员群众,心里就踏实了。盖头村大队十个生产队,挑选了占总劳力27%的作田老把式,组成19个水稻组。去年,粮食总产量比1979年增长11.1%,亩产一举跨过千斤。
重要的是“有业可专”
从粮田里“赶”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往何处去?三堂街公社剩余劳动力占50%左右。有的同志为此发愁:“怎么办?”多年来,生产的单一化使人们的思想也变得简单化了,似乎除了种田,就别无他路。
三堂街公社虽然只有一万多亩耕地,山林却有三万多亩,其中纯竹林有8,000亩。现在,已经萎缩多年的竹篾业和砖瓦业又复萌了。全社有竹林资源的六十多个生产队,队队建立了竹篾加工组,兴办了93个竹篾加工厂,从事竹篾加工的社员由1979年的三百多人猛增到一千五百多人,经营的项目也由原来只编织凉席发展到生产竹床、竹椅、竹帘、篾箩、飞碟等十多个品种。在缺乏竹林资源的资水之滨,人们发挥“泥巴优势”,利用荒废的沟港堤坝,重新办起了二十多个砖瓦窑。其它多种经营项目,也如雨后春笋拔节而上。它很快就把全部剩余劳动力消化了。在这里,男女老少都成了专业承包者。
不久前,记者两次来到这个公社,走访了七个大队,所到之处,真是“生产队里无闲人,社员个个忙不赢”。64岁的老汉周花菊,去年承包三亩半茶园,他象对待自留地一样,精心培管,采摘期长达一百多天,平均每亩产值一千元,创全县最高纪录;为集体抓回的纯收入超过1979年一倍多。他除了实做工分3,500分外,还得到超合同奖金300元。
专业化商品化的新起点
实行专业联产责任制,广开生产门路,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堂街公社有三百多个专业组,五百多个专业户,还有一大批竹木加工、养鱼、养鸭、种植零星经济作物的专业工。专业化的生产,促使社员们干一行,钻一行,逐步成为有熟练技术的专业劳动者。务农能手越来越多,能工巧匠成批涌现。盖头村大队妇女主任詹白芝,是个编织凉席的能手。她为金塘村生产队培训了15个篾工,使这个生产队篾器组由原来的5人发展到20人。花桥村大队詹家村生产队老篾匠詹介生,去年被选拔为篾器加工组长。他把全队31个剩余劳力和老弱病残,按照生产流程编成六个小组,建立起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一条龙”作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全年篾器收入达到一万多元,等于1979年全队工、副业总收入的1.2倍。
专业化生产打破了自然经济的沉寂局面,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七里村大队去年出售篾器的收入达到九万七千多元,占全大队总收入的60%。过去,一根竹子,斩头去尾,中间一段仅仅利用两层篾片,其余的,往往一把火化为灰烬。现在,一根竹子一般都破成八层篾片,外四层用来编织凉席,里四层加工晒垫、竹帘和围折。竹枝捆扎成扫帚,竹尾加工成热水瓶壳子,竹头制出了笔筒和茶叶盒,竹绒更是用于制作沙发的“热门货”。公路上,三五成群的社员,挑着篾器和竹副产品,有说有笑地赶往集镇,踊跃出售。资水岸边,出窑的砖瓦堆积如山,前来装运的车辆和船只,络绎不绝。1980年,全社仅竹篾业和砖瓦业两项产品,就为集体经济抓回现金五十多万元,占全社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加上交售给国家的生猪、蛋品等共计收入一百四十四万多元,比1979年增长87.3%。
本报记者 刘振贵 李业英
本报通讯员 吴锡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