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抓好农村劳动力布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18
第2版()
专栏:短评

抓好农村劳动力布局
劳动力,在生产力诸因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在基本上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组织使用,劳动者的技能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对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湖南桃江县三堂街公社从改革劳力结构入手,调整农业内部经济结构,很快把农村经济搞活了。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经验。
农村劳力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是密切地相互联系着的,彼此息息相关。不合理的劳力结构,反映着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必然造成劳力分布过分集中的偏向。过去,三堂街公社就曾经盲目集中三分之二的劳力于粮食生产。这种情况是农业生产上“左”的指导思想造成的。单抓粮食生产,排斥多种经营,把商品生产跟资本主义等同起来;只重集中劳动,歧视分散作业,以为劳力越集中,劳动组织越大,越显得是搞社会主义大农业。这就导致农业经济结构和农村劳力结构的畸形发展,成为束缚农业生产力的严重障碍。要牵住由穷变富的“牛鼻子”,就要首先从“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劳动力布局不合理,是一个普遍现象。它把大量的人捆在大田里,劳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劳动效率无法提高,造成了人力的莫大浪费。这几年,随着政策上的拨乱反正,生产上的调整,特别是各种形式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不合理的劳动力布局已在逐渐改变。但是,这仅仅是可喜的开端,正如三堂街公社的经验所指出的那样,重要的是要“有业可专”。如果不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把农村多种经营发展起来,把集体经营和个体经营的门路充分打开,农村劳动力布局就很难摆布得当。目前,农村剩余劳力日益增多,迫切要求安排出路。三堂街公社在调整劳力布局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各种条件,发展多种经营,就地容纳和消化剩余劳力,这就使得社员们各得其所,乐业安居,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