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成批机电产品质量关是怎样突破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2
第2版()
专栏:

成批机电产品质量关是怎样突破的?
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是调整机械工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出口能否扩大,关键在质量。上海跃进电机厂在提高出口电机质量的曲折路程上,闯出了一条路子。
这个厂是生产小型异步电动机的专业厂。自1979年与西德BBC公司签订了生产来样定牌QU电机协议。第一批128台,德方只测试了九个项目就通过了,反映很好。1980年6月,第二批二千多台电机出现了不少质量问题,如电机轴键槽偏心,重要部位螺钉断裂,等等。这个厂认真分析原因:一,在思想上对出口缺乏正确认识,有人认为“搞出口吃力不讨好,利国不利厂”。二,用工人形象的话说:“小锅菜”还能炒,“大锅菜”就乱套。这说明单件小批生产靠工人手艺还能保证质量,一到大批生产,没有严格的科学管理,就过不了质量关。三,对国际标准有的不了解,不熟悉,协议签订后,在执行过程中发生许多具体问题,不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四,手工操作习惯势力大,文明生产差。产品质量绝大多数是能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真正技术上难度大的问题极少。五,绝大多数工人没有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
针对以上问题,两年来,这个厂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企业管理着手抓质量,取得显著效果。具体措施是:
联系实际,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该厂党委向大家讲清出口电机的意义,发动全厂职工开展“为出口任务做了些什么”的专题讨论。大家认为,要把企业的小局同国家外汇平衡的大局联系起来,用多出口电机的实际行动为国争光。工厂因势利导,采取厂、车间、班组三级表扬等措施,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进一步整顿企业管理。实践证明,企业管理整顿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扩大出口,必须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他们加强了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还健全了岗位责任制,在按劳计奖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企业管理出现了新面貌。
发动广大干部、工人学习掌握有关国际技术标准。他们在全厂采取了强化教育措施,组织人人学习与BBC公司签订的163项技术检验规范。掌握后进行三级考试,即厂里自己考,公司抽查考,部局派人来厂考。现已全部通过,平均成绩93分。在生产中,严格按标准办事。
增添工位器具,加强文明生产,并不断完善检验制度和测试手段。一年来已增加工位器具1,277件,大大减少了由于磕碰拉伤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减少了零部件的报废。他们从原材料开始到零部件和成品检验,道道把关,严格控制,坚持试验数据完整,至今已积累了64万个数据,因而较好地解决了批量生产中的质量问题。
抓培训。一种是对全厂职工的层层培训;一种是对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等进行专业培训;再一种是对关键工种的工人安排重点培训,效果很好。今后还要组织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知识。
大力帮助协作厂提高质量。对外协作件质量有问题,也关系电机质量。他们不是互相埋怨,而是向协作厂介绍出口质量标准,协助技术攻关,使铸件机壳等质量显著提高,有关配件及辅助材料能符合质量的要求。
由于这个厂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电机质量稳步提高,开始大批量进入西欧市场,引起了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注意。 伊矶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