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湖北发展食品工业的条件很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2
第2版()
专栏:

湖北发展食品工业的条件很好
湖北省有丰富的家生和野生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价值比较大的就有三千多种,产量可观。罗田县年产板栗6,000万斤,白木耳10万斤。咸宁地区年产桂花25万斤,竹笋3,000万斤。据有关科研部门考察,遍及鄂东南、鄂西北的中华猕猴桃,产量很大。
多年来,湖北省对如何利用这些资源重视不够,浪费了这些宝贵的资源,实在可惜。猕猴桃含维生素C高达14%以上,含维生素量是柑桔的7倍。湖北全省年产约一亿斤,但利用率只有10%多一点,87%都烂在山上。例如房县猕猴桃年产量达1,000万斤,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每年收购起来的只有500万斤,而工业部门加工的还不到100万斤。由于储存手段很差,采摘后烂掉的很多。如果有关部门帮助产区研究解决猕猴桃采摘、收购、保管、储存、运输中的一些问题,猕猴桃利用率会大大提高。如果对产区农民传授一点加工技术,搞点粗加工,制成半成品,也便于存放和运输。另外,南漳、保康两个县一年约产灵芝菌70万斤,但县里不知如何利用,都被当普通菜吃掉了。
充分利用湖北省的家生、野生资源,既能丰富人民生活,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又可以为国家积累大量资金和增加外汇收入,还能容纳较多的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当前,湖北省很多地区和市、县已经开始认识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重要意义,国家如贷些款,湖北省的食品工业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本报通讯员 高玉祖 本报记者 王 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