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密切党群关系的好途径——伊春市带岭区委开展党员为群众做好事活动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2
第3版()
专栏:

密切党群关系的好途径
——伊春市带岭区委开展党员为群众做好事活动的调查
中共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委在贯彻《准则》、端正党风的过程中,号召全区党员大力开展为人民群众做好事活动。通过做好事,党的崇高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逐步得到恢复。
党群关系要靠全体党员来改善
粉碎“四人帮”后,带岭区党委为了恢复党的优良作风,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党群关系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准则》公布前,有一些党员,特别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搞特殊化、走后门,群众对他们有意见;有些党组织对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采取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态度。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党员丧失信心;有的党员评头品足,牢骚满腹;有的党员空喊端正党风,却不见实际行动;更多的党员感到着急,很想为改善党群关系出点力,但又不知道从何处做起。
党群关系能不能改善?怎样改善?区党委在《准则》学习会上,反复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我们的队伍?就是因为我们党和军队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实际行动感动了群众。人民群众是通过党员的具体行动来看我们党的。端正党风,要靠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
从实际出发,从点滴做起
在开展党员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的活动中,区党委不是满足于一般号召,而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
去年7月份,区党委书记高殿贵同志接到黎明经营林场职工关于“购货难”的来信后,马上下去调查研究,了解到这个场建场一年多来,由于没有商店,场里的职工要往返二十多里地,到东方红经营林场买日用品。他回到区里后,立即找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研究这个问题,使这个场很快办起了简易商店,职工买日用品再也不用下山了。大青川经营林场党总支书记张有林和工会负责同志挨家挨户调查群众生活有什么困难,积极帮助解决。领导带头干,群众照着做。原来感到做好事不习惯的党员,现在习惯了;原来认为做好事不好意思的,现在认为做好事光彩。
各级党组织不但向党员提出做好事的要求,而且对党员进行党的性质、宗旨的传统教育,使党员进一步增强了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的自觉性。大青川内勤民警张树洲同志,主动登门为群众办户口,经常扶老携幼,帮助陌生人找亲人,一年来,做好事二十多件。一些党员做好事,坚持在本单位做和外单位做一个样,领导知道与不知道一个样,在本区做与在区外做一个样。区机关基建科副科长孙印久同志去年7月公出,在火车上主动解人之难,将自己的十元钱给一位丢了钱的中年妇女。这位女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不知说什么好。事隔二十天,这位女同志寄来感谢信和十元钱,表示向孙印久同志学习。
带岭区的党组织要求党员做好事从实际出发,从点滴做起,量力而行。个人做有困难的就集体做,集体做也有困难的就由党组织做。有些年老体弱的党员也经常琢磨为群众做点什么好事。老工人段雨臣,是个采伐工,由于年老体弱,组织上照顾他做电站工。在开展为人民群众做好事活动中,他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废旧零件自修、自装了一台油锯,经常利用工余时间为职工食堂、宿舍截烧柴。退休干部尹殿武会做豆腐,当他了解到春季造林没人做豆腐时,主动为职工做豆腐半个月,不要任何报酬。
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
带岭区开展党员为人民群众做好事活动,效果比较好。
为人民群众着想的党员多了。不少党员能够做到职工有急需解决的问题时,主动上门;在荣誉、待遇面前,先想到群众。有个老社员看到场里书记和其他领导同志为孤寡老人拉烧柴时,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事多年看不见了,老八路作风又回来了!”
靠近党组织的人多了。许多非党群众通过党员做好事的行动,加深了对党组织的认识。青年工人李金明过去看到党员和群众差不多,觉得入党也不过是那么回事;现在,他看到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党风在逐渐端正,感到入党光荣。他从今年2月份以来已经写了两份入党申请书。去年一年,全区第一次写申请书要求入党的就有198人。
党组织说话灵了。筑路一队大部分职工家在山下,过去,由于没有通勤车,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有的职工家里有急事也回不去。不少职工不安心工作,经常出现领导说话不灵的现象。为了解决职工“下山难”的问题,队党支部积极想办法,利用留成资金买了一台大客车。现在职工每天跑通勤,解决了实际困难,党支部说话腰杆硬了。群众说:“我们的‘游牧式’生活结束了,可以照顾家了,干起活来特别愉快。”
朱东辉 孙 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