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青春在高原上闪光——记铁道兵某部共产党员吴长发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2
第3版()
专栏:人民子弟兵

青春在高原上闪光
——记铁道兵某部共产党员吴长发的事迹
青藏高原海拔4,800米的木里山,以盛产优质煤闻名。建设青藏铁路的铁道兵部队所需的大量施工、生活用煤,绝大部分要从这里拉运。1975年8月,铁道兵某部共产党员吴长发愉快地服从上级调动,来到木里山上新开设的食宿站工作。那时,除了呼啸的寒风、皑皑的白雪,就是几间四面透风的破房。食宿站的工作是接待来这里运煤的同志,管吃管住,平凡而琐碎。在这样的岗位上,吴长发开始了不平凡的工作。
吴长发和炊事员一起用油毛毡修补了三间破屋,当天下午就搭起12个接待铺。强烈的高山反应,使吴长发头晕胸闷,吃不好、睡不好。但第二天一早,他又带领食宿站的同志运石抬土,削坡填洼,修建停车场。半个月后,食宿站的床位增加到四十多个,一个能停放三四十辆卡车的车场也出现在木里山上了。
食宿站距部队驻地二百五十多公里,不通电话,哪天有车来拉煤,有多少辆,什么时间到,事前都无法知道。为了让司机能及时吃饭、休息,吴长发注意摸索规律。他发现拉煤的车辆大都是在天黑时赶到食宿站,而且必须在木里山嘴拐弯。吴长发就经常在傍晚站到高处向山嘴遥望,用数车辆或数车灯的办法,估算司机的人数,提前做好饭。汽车一到,香喷喷的饭菜就摆到了司机面前。
汽车在盘山险道上行驶,有时会在途中抛锚。一次,26号车在离食宿站二十多公里的地方抛了锚。当吴长发知道故障一时不易排除时,立即用大衣把饭盒、开水壶包好送去。几年来,凡离食宿站50公里内有抛锚的汽车,吴长发都坚持送去热饭热菜。
食宿站只有六个工作人员,接待任务重。吴长发便一身兼四职,既当司务长,又当炊事员、给养员和招待员。
吴长发经常用“假如我是食宿站的服务对象”来要求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司机着想,改进服务工作。司机经过长途奔波,口燥唇干,到食宿站一坐,可口的稀饭、面汤就端上来了。到了宿舍,热腾腾的洗脚水又送到了跟前。司机们真象到了自己家一样。有时汽车来得多,铺位不够,吴长发总是不声不响地抱上被褥在办公桌上过夜,腾出自己的床铺让司机休息。
在木里山上,吃蔬菜可真困难。尽管领导部门千方百计让汽车往山上带菜,但这些菜从外地转运到木里山,大部分烂了。有一次,后勤部门给他们带去了两筐白菜,几天后还剩下九棵。吴长发对炊事员说:“这九棵菜留给司机们吃吧。”第二天,他带领炊事员挖野芹菜去了。当司机们吃着可口的猪肉炒白菜时,吴长发和炊事员们吃的却是野菜。
木里山缺氧,叫人一步三喘;严寒,四季都得穿棉袄;缺少青菜,又使人指甲凹陷。因此,领导上决定,在这样的地区工作的同志定期进行轮换。在食宿站工作的战士已经换了四五茬,领导每次和吴长发谈调换的事,他总是说:“我身体好,不碍事。”现在,吴长发担任副指导员了,仍然朝气蓬勃地战斗在青藏高原上。
为表彰吴长发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好思想,部队评选他为学雷锋积极分子。
岳林才 赵书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