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真理探求者的生动剪影——短篇小说集《盗火者的足迹》读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2
第5版()
专栏:新花赞

真理探求者的生动剪影
——短篇小说集《盗火者的足迹》读后
金钟鸣
二十五年前,鄂华带着《自由神的眼泪》登上文坛的时候,就因其新颖的国际题材和特别的风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目。现在,鄂华又把以六名世界著名科学家为题材的一组小说,结集为《盗火者的足迹》(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呈献给了广大读者。这本小说集,既保持着作者固有的特色,在思想和艺术上又有新的探索。
在世界科学史和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培根、布鲁诺、伽里略、达尔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都是有着巨大建树的里程碑式的巨人。关于他们的生平和思想,不但翔实地记载在卷帙浩繁的传记之中,而且还形象地活跃在舞台和银幕上。但是,《盗火者的足迹》既不是对这些传记的摘叙,也不是对那些电影戏剧的摹制,而是撷取科学巨擘们的或一片断,或一细节,或一故事,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以铺陈,加以提炼、从不同的人物形象的不同侧面,集中表达着一个共同的主题:给人类以火,为真理而献身。读完《盗火者的足迹》,一组真理探求者的鲜明剪影,生动地浮现在我们面前。
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经常出现一种极不公正的现象:传播真理的火种,常常要付出巨大的牺牲。伽里略是如此,培根、布鲁诺也是这样。但是,《盗火者的足迹》中的八篇小说,在描绘这些人物的时候,由于作者匠心独运地进行了巧妙的构思,采取了各具特点的艺术形式和手段,因而避免了单调和雷同。《亚诺河之舟》把封建教会专制政治严密控制下的恐怖社会,以及伽里略对野蛮统治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浓缩在一条小船上,很象是一出惊心动魄的独幕剧。贪婪无耻的托钵僧,僵化而尚有良知的圣多米尼克教团修士,黑蜘蛛似的阴险冷酷的苦行僧,善良懦弱的利古里亚少女,勇敢追求光明的女青年,勤劳厚道的舟子,一个个都跃然船上,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对这些人物的或蔑视、或斗争、或诱导、或同情、或热爱之中,伽里略进行了一场面对宗教法庭的演习。这样,一位同人民心心相印、不屈不挠地坚持和捍卫真理的伟大科学家的崇高形象,耸立在读者的面前。同仅仅通过一个夜晚描绘伽里略不一样,《虹》写培根,《走向命运的星辰》写布鲁诺,都写了他们二十几年的漫长岁月。《虹》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这里,爱情、真理的熊熊火焰,融汇成了歌颂创造的诗篇。《走向命运的星辰》通过布鲁诺漂泊的战斗生活,展开了中世纪黑暗笼罩下的欧洲社会的广阔画面。为了坚持和发展哥白尼的地动日心学说,布鲁诺走遍了欧洲大陆的主要城市,最后,抛弃了一切,包括珍贵的爱情,义无反顾地回到罗马,同最顽固、最反动的宗教堡垒决战。他把走上火刑架,看作是最后的凯旋。他用自己的爱情、自由和生命,点燃起真理的火炬。
作者在描写真理的殉道者们下地牢、上刑场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许在某些方面失之于简略;而在表现科学家们平凡的日常生活时,细腻而富于感情的笔触,却常常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在《让那燕子归来》里,居里夫人从少年到成名后同老师欧班女士的动人关系,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许是因为《让那燕子归来》没有去正面表现科学发明的过程,没有去更多地议论创造的意义,而是着力揭示科学巨人从童年到成名之后的优美、崇高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使得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对比之下,有的篇章中的议论盖过了艺术形象的精细描绘,作者急于把主题思想直接告诉读者,这就会减弱作品的感人作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盗火者的足迹》树立起来的一组思想解放的伟大先驱者形象,今天仍然能给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年以巨大的启示和鼓舞。今天,为四化而奋斗的中国人民,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召唤,理应出现更多的思想、科学巨人,为人类的发展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