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奋战在唐古拉山的“金珠玛米”——记改建青藏公路的基建工程兵某部指战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4
第4版()
专栏:通讯

奋战在唐古拉山的“金珠玛米”
——记改建青藏公路的基建工程兵某部指战员
青藏公路象一条长龙,飞驰戈壁滩,越上昆仑山,翻过唐古拉,蜿蜒而入古城拉萨。每天上千辆汽车伴着茫茫雪山在沿线奔跑,祖国内地进入西藏边疆80%以上的物资都通过这条公路运输。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国家组织了部队和地方一万三千多人的施工力量,目前正在唐古拉山南北的数百公里路段加紧铺设沥青路面。这是我国交通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
我们在唐古拉山以北的施工部队采访。只见四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帐篷密布,一万余名基建工程兵摆开长蛇阵势。沿路车辆如流水,机声突突,人声沸腾。指战员们迎狂风、斗飞雪,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保持着当年为西藏筑路的“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军)的光荣传统。
一翻过昆仑山有一个五道梁,人们传说“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这里海拔4,700米,基建工程兵多数施工地段比五道梁还高。许多人虽然经历过象川藏公路那样的艰险工程,但在这样高海拔氧气不足的地区施工还是第一次。去年5月,从新疆调来的某部一营和二营,在施工初期,不少人脸发肿、发紫、流鼻血,个别战士还献出了生命。但是,他们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象战争年代攻克碉堡的那种无畏精神,硬是闯过高原反应关,坚持奋战。
二营五连在唐古拉山北面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地区施工,在6月份仍然风雪弥漫,天寒地冻,很多人都有高山反应。四排长胡胜新患重感冒引起早期肺水肿送到医院治疗,病未痊愈就要求出院参加施工。医生给他开了假条,他回到工地一声不吭地又干起来。副班长方从德因为劳累过度晕倒,醒来后又马上回到工地。全连高山反应严重的有21人,但没有一人下
“火线”。有55名老战士本来到了探家时间,但他们全都推迟了。全连排与排、班与班、人与人,互相竞赛,你追我赶。上级规定的定额是每人每天挖、填土2.7立方米,但实际上每人平均完成4.5立方米,最高的一人一天达到5.1立方米。
二6月下旬,山上仍然时常碰上飞雹、飘雪。战士们编了顺口溜来形容他们所处的艰苦环境:“天空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六月雪花飘,风吹石头跑,一天三变脸,四季穿棉袄”。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指战员们每年从3月底刚刚化冰时就要开始上山,一直干到10月严寒冻冰无法施工才撤回格尔木休整。施工黄金季节又恰恰是雨季。施工中,一会是太阳烤,一会又挨冰雹砸,一会又在茫茫飞雪中奋战,一会又让暴雨淋成象“落汤鸡”。面对恶劣天气,战士们却很乐观。战斗在唐古拉山前的四机连的战士写了这样的一首诗:“烈日铸我赤诚心,冰雹砸我筋骨硬,暴雨替我洗尘埃,狂风催我踏征程。”
从五道梁前公路旁一条崎岖不平的便道行进25公里,我们来到战斗在海拔5,100米山谷里的十五连。战士们面对冰河,背靠终年不化的大雪山,身着单衣在这里热气腾腾地为填筑路基筛选砂砾。因为海拔很高,地处偏远,施工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极其艰苦。战士们讲,每年上山时,这里都是冰天雪地,气温在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天天刮大风。有次大风将帐篷刮得飞到天上三十多米高。夜里住在帐篷里,被子上积了一层雪,被头结了一层冰。这里吃的、烧的也很困难,蔬菜要从一千多公里远的西宁运来,常常只能吃脱水干菜,甚至有时用盐水煮黄豆下饭,加上氧气奇缺,指战员体重普遍减轻。
面对这样的艰难困苦,指战员们总是用当年红军过雪山草地的光荣传统来相互激励,说:“我们今天多吃一分苦,多掉一斤肉,就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多加一块铺路石,为西藏人民的幸福乐园多栽一棵美丽的花。”他们“抢晴天,战雨天,灵活掌握星期天”,常常一月只休息两三天,在这山里已连续苦战了三年。老战士雷玉德入伍七年,一直战斗在青藏公路上,到这山里也已三年。他被连队誉为“老黄牛”。
三无论是狂舞的飞雪中,或者是雨后的泥泞里,我们在山上总可以见到一些年岁较大的指挥员和战士们一起忙着。
常年在野外日晒雨淋而被誉为“黑司令”的孙传平,已经53岁,又患有低血压、冠心病和支气管哮喘。医生说他的身体只宜在格尔木指挥所坐镇,不宜上山。但他不顾这些,到职不久便上山指挥施工。他深入各个连队检查工程质量,学习、总结高原冻土地区的施工经验。去年半年施工期间,他四次上到海拔4,500米至5,000米的高山,每次都要坚持在基层工作十多天。今年在海拔4,600米的沱沱河设立了前线指挥所,他又要求常驻这里,负责具体组织部队施工。不到一年,他已基本掌握这条线上组织施工和保证工程质量的业务知识。
总工程师吴铁荣也年过五旬,并在青藏线上战斗了六个年头。许多技术难题他总是同连队一起研究或搞试验,指导大家保证施工质量。为了解决在高原永冻层负温度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桥涵混凝土施工的技术难题,他带领几个战士顶风冒雪搞试验,摸索出了必要的数据和施工程序,为全线桥涵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新华社通讯员 赵四俊
新华社记者袁光厚、黄庭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