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可喜的尝试——新编历史京剧《李清照》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5
第8版()
专栏:剧评

可喜的尝试
——新编历史京剧《李清照》观后
黄在敏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具有爱国思想的一位著名女文学家。她的词作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她的事迹也早为人们所熟悉。最近中国京剧院三团演出的新编历史京剧《李清照》(戴英录、邹忆青编剧),把李清照的形象搬上京剧舞台,作出了可喜的尝试。
剧本依据李清照的史实,进行了大胆的虚构。它以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生活为主线,通过李、赵二家的被迫害,赵明诚的惨死,李清照的颠沛流离等悲剧性的变化,抒发了女词人亡家破国的哀怨悲愤之情,塑造了一个爱国女词人的形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了北宋末年,内有党派之争,外有金兵入侵,人民辞乡别土的动乱背景。
诗人的感情是色彩丰富、细腻深邃的。为了表现人物形象的这一特征,创作者没有着力于情节事件编织的传统作法,而是侧重于人物感情色调的点染,尽力向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深入。无论是人物新婚之际的浓情蜜意;离乱之苦的哀怨愁情;忧国伤时的悲思愤慨,剧中都作了比较细腻的抒发和渲染。尽管从表面看来,人物的外部戏剧行动并不十分强烈,但是人物感情的波澜起伏和色彩变化,仍然为我们清晰地勾出了一条人物形象的发展线索,点染出一幅绚丽多姿的人物肖像。创作者在李清照的形象塑造中,大胆地运用了诗人的杰作,如《声声慢》、《一剪梅》、《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等,进行再创造,使全剧充满了诗情画意。创作者在人物感情的表现中,也没有忽略细节的处理。
京剧《李清照》在导、演、音乐以及舞台美术等方面,敢于突破某些传统观念,努力创造了一种清新淡雅、优美别致的舞台艺术风格。例如:人物的上、下场,舞台调度,都改变了那种过于追求规整的传统格式,而与景物结合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手法;在音乐伴奏中,适当地减少了打击乐的运用,吸收了部分西洋管弦乐器和中国古典乐器笙、筝等,加强了乐曲的优雅旋律和抒情成分;演员的表演摆脱了那种陈旧的“味道”,自觉地接受了现代戏的一些影响,气质清新、落落大方,特别是李清照的表演敢于打破行当,甚至使用了老生的抓袖动作,以突出人物的风度;舞台美术方面,景物造型吸收宋代绘画风格,以增强时代感和抒情气氛。人们在艺术欣赏中,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希望能看到一些既保留了一定的传统风格,又有新的变化的艺术形式,而《李清照》的演出,则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一些观众的这种审美需求,使人一新耳目。
当然,既是一种尝试,就必然还会有些不足。剧本的时代背景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主要反面人物张汝舟的形象和设置也还嫌简单和浮浅;剧本的结构形式,还可以做一些更大胆的突破,把有些情节事件的交代放到暗场处理等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