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玉山县依靠群众发展多种经营 家家户户动手 形成几个生产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8
第2版()
专栏:

玉山县依靠群众发展多种经营
家家户户动手 形成几个生产基地
本报讯 江西玉山县依靠群众,家家户户动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形成了几个生产基地。全县去年出口兔毛一万八千多斤,出口活鹅一万二千多只,是江西省目前提供兔毛和活鹅最多的一个县。全县并没有办什么“千鹅场”、“万兔场”。生产这些兔毛和活鹅的,是农村的千家万户。今年这个县正在大种桑树,建立拥有三万亩桑树的蚕桑生产基地。种桑养蚕也是各家各户分散经营。
最初计划建立蚕桑生产基地时,有的同志提出搞几个连片集中的“千亩场”,可是社队一时拿不出大笔资金,完全靠国家又解决不了。后来,让每家自种10棵桑树,自养10张蚕,全县七万多户,就是七十多万株桑树,七十多万张蚕,不要国家拨出大宗经费支援,又不要社队拿出许多人力、物力来盖养蚕室、添设备,很快把蚕桑生产基地建设起来了。八都公社1976年花了三万元,办起十多个集体兔场,养兔三千多只。由于没有饲养管理大批兔子的经验,一年之后只剩下300只种兔了。后来由各家各户去养,加强技术指导,不到一年,发展到一万多只兔子。
玉山县过去建立多种经营基地,往往忽视实际条件,片面地强调“连片集中”,追求几个甚至几十个山头连成片,办“千亩”“万亩”的大场。结果,有的公社、大队建场就靠平调生产队的劳力、资源起家,办起来后管理工作跟不上,连年亏损,便实行“劳动在场,分配在队”的办法,把亏损转嫁给生产队。生产队得不到实惠,有的反而增加负担,社员很有意见。
近两年县委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提出“只要提供商品多,就是生产基地。”引导各个社队从现有的条件出发,不片面地搞“连片、集中、办大场”,提倡靠“家家经营”来形成生产基地。目前社队主要是办一些解决本社本队种源和苗木的场子。对社队原来办的种养场子,以建立生产责任制为中心进行整顿,合理地处理办场时搞平调带来的遗留问题,把场子办好,在生产技术、提供产品方面逐步发挥出示范骨干作用。有关部门也改变过去只支援集体“连片、集中、办大场”的做法,帮助集体、个人一齐上。去年以来,包括扶助资金、预购定金和无息贷款,全县共拿出一百四十三万多元资金,帮助社队和社员家庭解决经费困难。近两年里,全县重点抓了蚕桑、柑桔、长毛兔生产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广泛地向社员群众传授生产技术。县、社有关部门还配备了一批专业专职的辅导员,走村串户,给社员作技术指导。
本报通讯员 程关森 郑渭泉 本报记者 刘光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