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还是祖国好”——访美籍华裔周承绪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8
第3版()
专栏:专访

“还是祖国好”
——访美籍华裔周承绪教授
“……承绪离国愈久,怀念祖国之心愈切,念念不忘报效祖国。最初以为年逾古稀,心虽有余,力或未足,复念‘春蚕至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古训昭然,方敢鼓足勇气,捧书上达。……若有需要,吾愿自备旅费,前往义务效劳。……”
这是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美籍华裔退休教授周承绪先生,去年9月写给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教授的信。
周承绪教授原籍贵州省,1942年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1949年后,他又在电讯专业技术学校深造。他曾长期在美国从事用电脑计算分析检验雷达导弹的功能和分析海底资料。他既有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又有电工程及计算机方面的实际经验。
南开大学对周承绪教授愿为祖国贡献力量的热忱,表示热烈欢迎。七十岁高龄的周承绪教授于今年2月来到南开大学,为物理系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讲授计算机应用技术,并在业余时间帮助部分教师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记者访问周承绪教授时,请他谈谈到南开大学讲学三个多月来的体会。他笑着说:“谈不上什么讲学,我是来为祖国四化效劳的。”他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思念故乡,不忘报效祖国,是旅美爱国华侨的共同心愿。他说:“这种心情是同华侨长期以来寄人篱下的生活分不开的。就以我从搞经济改学理工来说吧,固然有我自幼爱好数学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求生,因为不学理工就难以找到工作啊!”
周承绪教授到南开大学讲学以来,有些青年人向他询问西方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的情况。他对记者说:“青年人想去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这种精神是好的,但是不能向往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生活。”他以自己在国外生活四十多年的经历,感慨地介绍:在西方国家精神上最大的负担是不安全感,暗杀、抢劫的事件屡见不鲜。你在公园里晒太阳,会被抢劫;躲在家里,抢劫犯会沿着楼房外面的救火梯,从窗口闯进屋来;有的抢劫犯干脆就守在你的门口,不给钱,出来就伤害你。退休老人的安全更没有保障,他们每月领取养老金之后,就要时时提防被抢劫。另外,生活费用昂贵,虽然工资看起来比国内高,但有些人却常常入不敷出。首先房租费很高,还要付各种所得税和杂税,例如人头税、烟税、酒税等,再要付名目繁多的保险费。此外,西方国家社会道德观念很差,青年人犯罪率很高。老年人的生活很孤独,子女成年后相继离去,不相往来,生活只能靠养老金,由于物价飞涨,养老金贬值,有些人生活相当困难。
谈到这里,周承绪教授蓦然想起什么,脸上堆满快乐的笑纹。他回顾1975年回到祖国观光,游览了我国自建的长江大桥,看到了在公路上飞驰着我国制造的汽车,还听说我国已能自造飞机,高兴得热泪盈眶,不由地想起自己离开故乡时,旧中国是那样贫穷落后,甚至连钉子、火柴都要进口。1927年,他由贵州到广州,由于交通工具落后,旅期长达半年;1948年,他在上海时,几乎每天都有几百人由于贫病交加死在街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遂萌生为祖国效劳的想法。1979年,我国派遣一批教师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进修,他通过和这些教师的交谈,了解到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政策,从而坚定了为祖国四化贡献力量的信念。在这期间,他多次拒绝台湾当局的邀请,并不畏台湾当局的恫吓,积极参加台湾回归祖国的斗争。
周承绪教授这次到南开大学讲学,还带来他在美国出生的儿子周光宇。二十一岁的周光宇目前被邀请在清华大学讲授英语。记者访问周承绪教授的那天,周光宇探望父亲后刚刚离津。周承绪教授说:“我携光宇归来,是为了让他了解祖国,培养他对祖国的感情,希望他读完气象学研究生的学业后,回来为祖国服务。看来,他回来三个多月,已经爱上了欣欣向荣的祖国,这使我十分欣慰。” 本报记者 虞锡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