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平凡岗位夺风流——记解放军后勤战线的几位共产党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29
第3版()
专栏:人民子弟兵

平凡岗位夺风流
——记解放军后勤战线的几位共产党员
在解放军的后勤战线上,有许多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从事平凡劳动的共产党员。他们以火一样的热情工作着,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幸福。
不久前,解放军总后勤部发布通令,授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甲型肝炎抗原研究小组以科技成果一等奖。捷报传来,人们纷纷赞誉他们为我国医学科学填补了一项空白。
可是,有谁知晓,这项成果还凝结着一个普通的动物饲养员的心血呢?
医院的科研人员从成千上万的肝炎患者中,千淘万漉,检测出甲型肝炎病毒之后,就把这种病毒接种到兔子身上试验。五十开外的老党员李祥福担负护理这些“无言病人”的重任。病兔需要加强营养,他一大早就拿把镰刀,到田野割青草。夜晚,人们进入梦乡,他却起来“查铺”。对有的还要实行“特护”。在李祥福的精心护理下,科研人员顺利地从病兔身上分离出大量血清。从而,为防治甲型肝炎创造了条件。
李祥福做动物饲养工作已经二十五年。医院开展断肢再植、肝移植、心脏体外循环等医疗科研,都是用他饲养的动物先行试验成功后,才应用到临床。
饲养医疗试验的动物,比一般的饲养员要辛苦得多。做过手术的动物要输液,但这“无言病人”受到意外的杀伤,往往乱蹦乱跳,葡萄糖难以输进去。为了让动物服从治疗,李祥福常常象护士一样,守候在它们身旁。
一天晚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向广场看电影。李祥福却领着妻子朝饲养室方向走去。妻子心里纳闷:“你还要带小狗看电影?”“走吧,去瞧瞧。”李祥福说着就跨进了饲养室。他娴熟地拿起注射器,要给刚作过手术的狗打催眠剂,以便给它输液。李祥福让妻子帮助扶住那条狗。这样的“上当受骗”,妻子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她爱抚地扶着狗,玩笑似的冲着丈夫:“你的心被狗掏去了哟!”
这一晚,电影场上的观众笑语阵阵。李祥福却在饲养室里默守着吊着输液瓶子的动物。
李祥福,这位科研工作者的好后勤,在科技人员领奖的行列中没有他,但领奖的人们却忘不了他。
“为了第一线,甘愿当配角”。这是后勤战线许多共产党员的美德。
建筑队的一位架子工孙大更,解放初就投身工地立杆子,搭云梯。他在四五十米高的脚手架上,肩扛百多斤重的木杆,攀上爬下,如履平地。他参加过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军事博物馆的建设。那高高矗立在建筑物顶端的“八一”军徽,就是他们立架子安装的。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位老架子工从北京转战到山西的深山沟,参加了许多军事机关、仓库基地、部队营房的施工。
如今,孙大更年过半百。当年和他一道跨入建筑队伍的,有的成了国家建筑部门的领导干部。和他并肩工作的战友,有的当了团长、总工程师。他亲手带的徒弟,也成了顶头上司,而孙大更,却还是一个普通的“兵”。
后勤部门有许多“侍候”人的工作。当人们受到这些身份“低下”的人“侍候”时,顷刻便会被那高尚的心灵所感染。
一支解放军医疗队在天津郊区巡回医疗时,有个大嫂拉着她的儿子,来到一位白衣战士跟前,情深意切地对孩子说:“还不快谢谢宁阿姨,你这条命就是她的另一条小生命换来的呀!”
原来,这位大嫂的孩子因患中毒性肺炎窒息。宁多荣同志全力投入抢救,完全忘记自己怀孕在身。经抢救,孩子得救了。宁多荣却因活动过于剧烈,流产了。那位大嫂得知宁护士是婚后第一胎,难过得不知抹了多少泪。宁多荣反倒安慰大嫂:“你的孩子平安无事,我就放心啦!”
宁多荣走上护士岗位二十三年来,一直把为病人解除痛苦看作自己的幸福,她护理过数以千计的病人,没有发生一点差错。
有一次,医院收了一位哑巴病人。由于不懂哑语,护理困难,宁多荣就留心观察,体会病人的心理。病人几天排不出大便,灌服泻剂也无济于事。严重的腹胀,憋得病人坐卧不安。这时,只见宁多荣毫不迟疑地让病人偎依在自己大腿上,用手一点一滴地掏大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特殊“治疗”,病人腹胀解除了,愁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眼泪却象断线的珍珠,夺眶而出……
也许有人说,“后勤后勤,勤勤恳恳,成才没门”。那么,让我们介绍几位后勤的“人才”吧!某部六连炊事员成爱塘,用一斤绿豆生出20斤豆芽,而别人却只能生七八斤。因此,他被人称为“豆芽王”。
炊事班长刘利文,一斤黄豆磨出五斤豆腐,洁白如玉,又细又嫩,比一般产量高出一倍,被誉为“豆腐王”。
后勤战线“三十六行”,行行有“状元”。怀着自强不息,奋发进击的豪气,成才之路就展现在他们面前。
王保明,一位普通的烧火员,改灶节煤,成了誉满全军、全国的一颗“明星”。
1968年,王保明调到连队烧火。起先,他想:烧火不就是把煤往灶膛里扔呗,有啥学问?结果,他烧火20天,耗煤5,000斤。平均每人每天两斤多。他吃惊了:“灶王爷”原来是只“煤老虎”!
崇高的责任感,驱使这位年轻共产党员,在“灶王爷”头上动土了。
要改灶又不能耽误做饭,只有起早摸黑地干。他操劳过度,犯了胃病,还一手捂着肚子,一手和泥垒灶。
一次,改灶反而改出了乱子,煮了一锅中间煳四周生的“两样饭”。
失败是成功的阶梯。王保明相信,继续前进,就能拣到“金娃娃”。正在这节骨眼上,他患脸部神经麻痹症,住进医院。但他心里却仍惦记着改灶的事。他听医生讲人体血液循环原理,就想:如果在灶的火墙上修几条能起血管作用的烟道,让火通往四周,不就解决了火力不匀,煮“两样饭”的矛盾了吗?他再也呆不住了,病未痊愈就赶回连队试验。
功夫不负攻关人。王保明经过三百多次试验,终于创造出第六代节煤灶——“齿型防尘灶”,每人每天的耗煤量降到一两左右。
这种新型节煤灶在王保明所在的那个师推广后,已经节省煤炭一万二千六百多吨,折合人民币25万元。去年10月,王保明在“全国节约市场用煤经验交流会”上获得了个人奖。如果他的节煤经验在全国推广,一天节约的煤就是一座煤山啊!
本报通讯员 邢来钊
本报记者 易俭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