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四访列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7-30
第3版()
专栏:通讯

四访列麦
列麦公社,这个西藏高原著名的农业先进单位,我们在四次访问中,看到这里在摆脱了“左”的桎梏之后,发生着多么喜人的变化……
六月下旬,正是青稞吐穗、菜花飘香的时节,记者第四次访问了隆子县列麦公社。这个公社原是西藏高原一个闻名全国的农业先进单位。从先后四次访问中,记者生动地看到,自三中全会以来,列麦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眉眼一年比一年舒展。
记得1976年,我们第一次访问列麦时,正是秋收打场季节。只见未打的青稞、小麦连秆带秸堆在场上,任凭鸡刨鼠盗,无人过问。人们都在海拔四千多米高的“革命坝”上战天斗地。当时,公社党支部副书记格桑陪同我们上“革命坝”参观了那个红旗招展的轰轰烈烈场面。人们餐风饮露,日夜苦战,已经几天几夜没有下山了。格桑介绍说,自1966年以来,他们便在“革命坝”上大干社会主义,苦干了十个冬春,修了一条十七里长的盘山渠道,以一亩地花五百多个工的代价,开垦出了七百六十多亩耕地,使公社的耕地面积一下猛增49%。尽管坝上气候高寒,土层瘠薄,从1973年起连续三年种的冬小麦都只收回了种子。他们并不灰心,仍要叫千古荒原献出粮食。
1979年9月,当我们第二次访问列麦时,只见“革命坝”上绿油油一片,种的不是小麦、青稞等粮食作物,而是豆科一类饲草和饲料作物。陪同我们的支部副书记索朗说,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公社党支部也讨论了“革命坝”的问题。他们感到,开“革命坝”虽然产了点粮食,但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有点得不偿失。开出来后又成了个包袱,每年砍柴防霜、维修水渠……不知费了多少劳力。全公社才四百来个劳力,顾了坝上,就顾不了坝下,牧业和副业就更谈不上了。而且坝上一亩地遇最好年景也只能打二百五十多斤粮食,收入才40来元;若用于发展牧业就合算多了。因此支部决定从实际出发,将“革命坝”上的350多亩地退耕还牧。
去年11月,记者第三次来到这里。一进入列麦,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崭新的住宅。房前屋后,牛羊满圈,鸡豚成群。麦场上,打好扬净的青稞、小麦、豌豆和油菜籽等,堆得象一座座小山。接待我们的仍是索朗。他告诉我们,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示下达后,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施展“十八般武艺”,打柴禾、挖药材、捻线编织、养鸡喂猪、修路建房、兴办小水电……获得了农牧副业全面丰收。全公社人均分配收入315元,比1979年增加130元;人均分粮723斤,比1979年增加近一百斤;人均分酥油和清油16斤,分肉30斤,都比1979年大大增加。
最近这次访问,又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境界。田野里,青稞、小麦在悄悄地拔节抽穗,油菜花静静地吐着幽香,鲜花盛开的山坡上,牛羊象云彩般在浮动。绿树掩映的庭院里,社员们在编长垫、织氆氇。一切是那样的恬静、充实。眉开眼笑的索朗一见到我们就说,今年,经过社员群众反复讨论,各生产队都实行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这一下群众的手脚真正放开了,他们根据各自的情况,主动灵活安排生产,干活有劲头,休息有保证,搞副业有时间。现在在地里的时间虽然短了,工效却大大提高。二百多亩土地,往年松土从4月开始,一直要拖到7月才能完成。今年只用50天就松完了一遍。往年到这个时候,队里牲畜一般要死亡一百多头(只),今年只死了50头(只)。今年到六月上旬,公社集体副业收入已达六万多元,超过1979年的全年副业收入。索朗也坦率地谈到,虽有百来户社员住上了新房,可还有一半以上人家住房仍很破旧,群众吃的酥油和肉食也不多,治穷致富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但他们充满了信心。
采访结束了,我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从列麦的这些变化中,我们看到了西藏光明灿烂的前途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本报记者 谢邦民 群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