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得竞争之利——记铜山县两家同时兴旺起来的饭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8-05
第2版()
专栏:

得竞争之利
——记铜山县两家同时兴旺起来的饭店
编者按:集体、个体饮食业发展起来以后,一些地方的国营饭店感到有压力。应当说,有点压力是好事。有对手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显出高低;有高低才能促进改革。这两家饭店在竞争中同时兴旺起来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徐州市东南35里的地方,有一个棠张大队,是铜山县棠张公社所在地。这里有两家饭店,一个是当地供销社办的,一个是棠张大队办的。两家饭店生意都兴隆。去年供销饭店营业额19.2万元,实现利润1.39万元;大队饭店营业额14万元,实现利润8,000元。这里一无工厂,二无矿山,三不是交通要道,两家饭店为什么有这许多生意可做呢!
原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里只有供销社办的独家饭店。他们说那时吃的是“三碗饭”,即:大锅饭,独家饭,现成饭。群众来饭店吃的是“三大”:大馒头、大锅菜、大锅汤。生意做得半死不活。1979年4月,就在供销饭店西侧,棠张大队办起了自己的饭店。这下可把吃惯了“独家饭”的供销饭店气炸了。没过多久,大队饭店里传出:三个月内把供销饭店挤垮的消息。供销饭店立志应战,放出风说:“不出半年,把大队饭店吃掉。”
竞争展开了。大队饭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供销饭店早五点开门,晚十点打烊;大队饭店服务态度好,供销饭店服务态度更好。自十年动乱始,供销饭店就立下了顾客自我服务的规矩:票要自己开,饭菜自己端,吃完饭还要自己洗碗。现在,顾客来了,服务员先送上一杯开水,然后开票、端菜、端饭,顾客喝过酒,还要送上热毛巾;还增加了十个单间雅座。饭菜品种由30个增加到120个,既有大众化的米饭、馒头,又有当地群众爱吃的馓子、缸饼;既有鸡鸭鱼肉,又有二角钱一碗的羊肉汤和几分钱的小菜;既欢迎顾客前来摆酒设宴,又给赶集过路的农民热干粮。这一变,供销饭店的业务也红了起来。
大队饭店不甘示弱,供销饭店能做到的他们也都做到。以后,两家又在价格上展开了竞争。供销饭店的缸饼四角一斤,大队饭店降到三角八;供销饭店三元一桌四菜一汤,大队饭店改成五菜一汤。供销饭店缸饼降到三角六分一斤,三元一桌的菜改成六菜一汤。就这样,两家缸饼的价格最后降到三角二分一斤,供销饭店还在雅座安上了电风扇……
两家饭店为了适应竞争后的新形势,都在内部进行了改革。大队饭店实行工分加补贴,多劳多得,积极性很高;供销饭店把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改成利润留成,超产奖励。供销饭店有两个分店,过去总是亏本,他们用包给职工的办法,房子、家具、资金都是饭店所有,交职工使用,每月回收利润40元,多收归职工自己。这样,饭店六个作业组,每组都超定额完成任务;两个分店除上交利润外,每月每人可得四五十元,旺季可得六七十元。
两家饭店竞争的结果,谁也没有吃掉谁,而是互相促进、共同兴旺起来。原来供销饭店一家,一年到头营业额不足十万元,现在两家饭店一年做三十多万元。业务扩大了,群众来吃饭的多了。记者前去访问的时候,正值中午,两家饭店都是座无虚席。两位农民打扮的人正在供销饭店的雅座间里饮酒畅谈,桌上放了五大盘菜,有晕有素,有凉有热,丰丰满满。饭店的服务员说,这是三元一桌的菜,农民说:“在徐州城里五元钱也买不来。”隔壁一间雅座是一对刚到公社登记结婚的青年男女和一个介绍人,五元钱的菜放了满满一桌子,姑娘羞臊地低着头,小伙子给介绍人斟酒,只听介绍人说:“你俩快吃呀!这满满的一桌菜,足够咱三个吃的。”
记者和职工座谈时,他们饶有风趣地说:“当初都想挤垮对方,又都怕被对方挤垮,事实上谁也没把谁挤垮,倒是两家都在竞争中得到了发展,看来今后还是要竞争下去!”
本报记者 吴元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